首页 > > 正文

我的亲兄弟,你在包头还好吗?

马秀双生活照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龙爪乡红林村的马秀双(养父母给他起的名字)非常思念远在包头的父母、哥哥、姐姐和双胞胎兄弟。

但是,已经60岁的马秀双却不知道包头的父母、哥哥、姐姐和双胞胎兄弟到底住在哪里,他们的名字叫什么。60年来,这一切都像谜一样困扰着他,鼠年春节即将到来,他希望凭借自己的这张面孔,找到和他一模一样的那个兄弟,从而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知道自己姓氏名谁,和亲人相聚。

孪生兄弟无奈分离

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个人和你长得一模一样,那是怎样的一种幸运,可对于马秀双而言,不仅是幸运,更是揭开自己身世的唯一线索。

1月13日,远在黑龙江的马利波致电本报热线。他介绍,他是马秀双的儿子,60年前的1960年,父亲和他的孪生兄弟出生在包头,当时正闹饥荒,家庭条件也不好,父亲的亲生父母就将双胞胎中的一个送给了父亲的养父母。60年来,父亲一直知道自己的身世,但从来没有找过自己的亲生父母,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父母和亲人,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父亲说,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找到远在包头的亲人,哪怕见一面也好。

马利波说,父亲的寻亲线索很少,这些情况也都是大姑讲给他们的。大姑说,父亲的养父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转业到包头后被分配到铁路部门工作。由于养父母一直没有孩子,就抱养了一男一女,其中的男孩(马秀双)当时家里的条件太艰苦,孪生兄弟面黄肌瘦。父亲的亲生父母害怕孩子养不活,得知父亲的养父母没有孩子后,就将父亲送给了父亲的养父母。当年,父亲的养父在火车上曾经遭遇过一次抢劫,这之后他的精神状态就变得不太好,随后就回到了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龙爪乡红林村生活。

六十年后替父寻亲

马利波说:“父亲的养父母对两个孩子很好,但是却没怎么提及他们的身世,所以就没有留下多少寻亲的线索。两位老人去世很早。后来大姑找到了自己的亲人,这件事给父亲带来很大打击。1997年他开始外出打工,一直把寻亲的这个愿望埋藏在心里。这几年他的岁数大了,经常提及这件事,作为儿子我非常想帮助父亲找到亲人,揭开他的身世之谜。”

马秀双寻亲的最大优势,就是在包头应该有一位和他长得极像的60岁老人,如果哪位读者认识或者看到和马秀双长相极为相似的人,请联系我们。另外,马秀双的养父名叫马俊良,老人家如果活着差不多九十岁了,当年在包头铁路的相关部门工作过。如果您知道这个人,了解这段过往,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15004729001或者马利波的电话16619765831。


[责任编辑: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