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冰天雪地里茁壮成长的“红色嫩芽”

舞蹈队日常基本功训练

下乡辅导

乌兰牧骑舞蹈演员

基层演出

演出后合影

发声训练

排练舞蹈节目

□丛婧 白俊华 摄

11月的阿尔山,冰天雪地。走进阿尔山市乌兰牧骑排练厅,歌舞翩跹,琴声悠扬,队员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排练节目。这个成立初期只有10人的“红色嫩芽”,经过11年的茁壮成长,已发展成为拥有44名演职人员,声乐、舞蹈、戏剧、器乐等专业人才兼备的红色文化工作队。

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如温暖的春风吹进了乌兰牧骑队员的心里,激励着这支年轻的队伍传承老一辈乌兰牧骑人的优良传统,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用歌声和舞蹈把党的关怀送到草原深处,把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送到农牧民身边。两年来,阿尔山市乌兰牧骑穿行冰天雪地,跨越林海草原,深入农村牧区、乡镇社区、厂矿企业、军营哨所,积极发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把文化送到百姓家门口。今年累计送文艺下乡百余场次,策划、协助、参演市内大型演出活动20余场次,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刘颖是阿尔山市明水河镇西口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热爱唱歌与乌兰牧骑结下了深厚情谊。刘颖不仅喜欢看乌兰牧骑的演出,有时还会与队员们共同演出。“乌兰牧骑队员们把好的文艺节目送到我们基层来,送到我们百姓的家门口,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与温暖,我非常乐意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一起传递温暖。”刘颖说道。

2017年以来,阿尔山市乌兰牧骑以“演出、创作、宣传、辅导、服务、创新”为工作出发点,不断发扬自编自演的优良传统,深入挖掘地区特色,创作了以林区特色为主的舞蹈作品《守护》、军旅题材舞蹈作品《相思树》、歌曲《故乡》《大美阿尔山》等多个文艺作品。在抓创作的同时,乌兰牧骑还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多次赴北京、天津、上海、吉林、辽宁、包头、呼和浩特、云南、香港等地进行交流演出活动。通过培训学习、参加比赛以及“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提升专业素养,努力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对于乌兰牧骑来说,创作的秘诀在于“俯下身”的耕耘。只有走进群众,切身体会他们的生活,才能创作出有情怀、有温度的文艺作品。用队长赵明明的话来说,创作既要坚持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念,又要满足基层广大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在每次演出时,队员们都会深入观察,和群众唠家常、话生活,不断搜集素材、汲取创作灵感,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创作成脍炙人口的节目,把耳闻目睹的生活故事转化为喜闻乐见的作品。

“我们现在下乡演出跟过去不一样了,以前我们在台上演,观众在台下看。现在演员们来到观众中间表演,与观众一起互动,这让我们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阿尔山市乌兰牧骑队员铁亮说。

阿尔山的冬天相比其他地方来得更早、走得更晚,下乡演出时,队员们不仅要克服冰雪严寒,还要身兼数职。有时候一场演出,既要当主持人、演员,同时还兼职后勤人员。但他们从未有过一句抱怨,也不曾有一丝动摇,他们始终坚守着那颗初心,把风格各异的精彩节目带给基层群众,饱含深情地完成一次次演出。时代在变,但乌兰牧骑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的初心没有变,短小精悍、一专多能、小型多样、轻便灵活的特色始终没变,阿尔山市乌兰牧骑这支冰雪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正用他们的青春热血,坚守着献身基层、服务群众的初衷。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