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企业盈利能力不高 产业结构调整较慢 巴彦淖尔市规上工业运行状况研究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工业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的运行态势。但受国内国际市场和企业本身诸多不稳定因素影响,部分大中型企业效益不断下滑,规上工业整体运行质量有所下降。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市规上工业发展状况,尤其是企业效益和运营情况,及时了解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依据,我们深入全市规模以上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巴彦淖尔市规上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和特点

(一)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基本情况

截止10月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计240户,其中,采矿业29户,制造业157户,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供应业54户。240户规上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煤炭开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29个工业行业中。全市4大支柱产业共228户企业,占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95%。其中:矿山工业84户、农畜产品加工业76户,化学工业20户,电力工业48户。

前三季度全市240户规上工业企业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74户,占全部规上企业的30.8%,其中超10亿元企业有11户,占全部规上企业的4.6%。全市产值超10亿元的大型企业主要有联邦制药、飞尚铜业、紫金有色、包钢庆华、蒙牛乳业、毅腾矿业、西部铜材、神华巴彦淖尔能源、大中矿业、太平矿业和皓翔能源等。

(二)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运行特点

1.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产值559.4亿元,同比增长9.0%,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10.4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0.3%;重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9%;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7.8%,较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6.5个百分点。

2.主导产业持续增长,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前三季度全市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7.3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增加值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6.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主导产业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增长6.9个百分点。其中,农畜产品加工业、矿山工业和电力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17.7%和1.5%,化学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4%。

3.大型企业蓬勃发展,带动作用明显提高。前三季度全市74户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54.9亿元,同比增长13.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3个百分点。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81.3%。其中超10亿元企业有11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47.7亿元,同比增长15.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6.4个百分点。10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4.3%。

4.企业利润减负收窄,企业效益有所回升。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9亿元,同比下降27.5%,其中:一季度下降56.8%,上半年下降42.7%。前三季度利润总额下降幅度较一季度收窄29.3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收窄15.2个百分点,减幅呈收窄态势。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5.2亿元,同比增长10.4%,较上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全市亏损企业91户,同比减少5户,亏损企业亏损额12.5亿元,同比增长5.4%,较上半年亏损幅度减少了14.8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规上工业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保持工业平稳增长压力较大。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全市工业经济稳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多。一是受原料、订单和销售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市部分重点行业生产持续下滑。前三季度全市有色金属矿采选、纺织业和医药制造业等三个重点行业增加值增速较大幅度下降,增速分别为-8.5%、-34.8%和-14.7%,拉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6个百分点;二是联邦制药、盾安光伏等部分大中型企业受订单减少、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生产乏力,产值大幅下滑。前三季度联邦制药、盾安光伏、维信羊绒、紫金矿业、西部铜业、东升庙矿业、圣牧高科和河套酒厂等8户企业完成产值分别下降12.0%、31.8%、29.8%、25.5%、13.5%、15.9%、17.4%和5.2%;三是新建企业少,停产企业增多。前三季度,全市无新建入库企业。全市累计停产规上工业企业12户,拉低全市工业增速0.8个百分点。9月份当月停产企业达35户,同比增加10户。

(二)资源型和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结构调整优化步伐较慢。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规上工业中所占份额偏低,对规上工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不够。截止目前,全市240户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为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资源型和传统产业企业占到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的75%,而战略性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仅占25%左右。前三季度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42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比重为17.5%,实现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0.2%,增加值仅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4.4%,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全市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的规上工业企业共有18户,仅占全部规上工业7.5%,完成增加值仅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2%。

(三)企业盈利能力不佳,效益回升缓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不佳,企业效益增长缓慢。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5.2亿元,同比增长10.4%,较上半年提高仅1.8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9亿元,同比下降27.5%;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2.5亿元,同比增长5.4%,亏损面达37.9%;全市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3.8%,同比减少了3.4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为13.2%,同比减少了12.3个百分点。

(四)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资金紧张融资困难仍是制约当前企业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一是受铜、锌和多晶硅等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影响,乌后旗紫金矿业、西部铜业、东升庙矿业和万城商务等企业前三季度产值增速大幅下滑,下降幅度分别为25.5%、13.5%、27.3%和15.9%。尤其是多晶硅价格由去年同期13万元/吨左右,下跌到今年6万元/吨左右,乌后旗盾安光伏产值较上年减少1.9亿元,同比下降31.8%;二是受原绒价格上涨和出口订单减少影响,临河维信羊绒、春雪羊绒、圣绒羊绒、金天阳纺织和荣祥绒毛等绒纺企业生产乏力,产值下降。前三季产值分布下降29.8%、55.9%、26.3%、42.1%和12.0%;三是从调研情况看,维信羊绒、飞尚铜业、西部铜材和利从川化工等3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面临流动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市场不景气,产品销售受限,资金占用增加,使资金短缺状况更加突显。融资难、融资贵仍是企业面临的难题,部分企业由于经营状况不佳,融资更是难上加难,融资成本上升加剧了企业经营困境。贷款难尤其使得部分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不得不从民间高利率融资,融资成本高,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五)企业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外流现象突出。由于我市地处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难以吸引高学历、高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多数工业企业出现“创业人才少,管理人才少,科研人才少”的问题,同时人才外流现象日益突显,部分企业出现招技术工难的现象。维信公司、联邦制药、富川饲料、利川化工和草原晶鑫等企业人才缺乏和流失问题较突出,草原宏宝、美羊羊和澳菲利等屠宰加工企业技术工人流失较严重。管理技术人才的缺乏和技术工人的流失,使得企业引进、消化创新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快速成长,进而影响全市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六)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天赋河套”品牌企业数量少,带动力不强。前三季度全市76户规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速仅为1.7%,低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6.1个百分点。“天赋河套”品牌授权企业全市共9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有6户,仅占全部规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7.9%;前三季6户“天赋河套”品牌授权企业共完成产值13.4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低于全部规上工业2个百分点,仅拉动规上工业0.3个百分点。

四、对策建议

(一)强化运行调度,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实现规上工业稳定增长。一是要抓住重点旗县和重点工业行业和企业,强化运行调度,制订和实施切实可行的产业和行业政策措施,有力推动各重点旗县和重点工业行业发展;二是要围绕全市产业规划和重点招商项目,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激励和调动社会各界投资建设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化解风险点。由于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复杂,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仍然较大。各旗县区和有关部门应加强监测预警,尤其是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及时化解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风险点;四是要抓紧工业重点项目的推进,进一步优化项目投资环境,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项目如期竣工投产,尽快形成新增长点。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规上工业转型升级。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指出的,“内蒙古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调整和优化规上工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全面促进传统产业和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打造绿色园区,创建绿色工厂,建设绿色供应链,全面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管理增效。企业在开拓外部市场的同时,强化内部控制和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分配资源,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促进企业节本增效,有效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持续、稳步、健康运行。 

(四)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切实帮助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一是要各级工业企业主管部门要“走下去”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尤其是深入经营困难企业,了解企业实情,有针对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要及时了解规上工业企业运营状况,对出现的突发问题如:事故停产、检修停产等影响当月工业增速的企业,做到及时掌握情况;二是相关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协调合作服务机制。在信息咨询、技术创新、技术培训、市场开拓、法律咨询等方面给企业一些帮扶政策。在资金上做好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统筹解决企业抵押担保难题,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支持,设立多种产业创业投资资金,加快专项资金循环周转、流动利用的速度,支持工业企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银企对接,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政银企之间搭建一个加深沟通和加强联系的平台,进一步促进银企有效对接和经济金融互动共赢。三是要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为规上工业发展提供优质外部环境。

(五)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加速集聚高素质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草原英才”工程等实施,制定更为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在住房、落户、教育、社保等多个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帮助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要积极实施科技培训计划,培养造就一批进入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带头人。同时重视培养使用本土人才。弘扬工匠精神,普遍提升产业工人技能水平。

(六)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天赋河套”品牌为先导,

全力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要依托全市得天独厚的农牧业资源优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天赋河套”品牌为先导,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一是要立足我市丰富的绿色农畜产品资源优势,按照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发展战略,激励和调动社会各界重点投资新建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农畜产品加工业;二是要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大力实施品牌化营销战略。要立足全市丰富的绿色农畜产品资源优势,以“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积极打造和培育具有巴彦淖尔地域特色的绿色品牌系列,积极推进农畜产品区域化布局,品牌化运作,提升全市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价值,提高区域特色产业竞争力;三是要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多种方式营销,把消费体验、休闲旅游、产品定制和电商平台与企业生产经营和销售等加速融合,有效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让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整个行业发展;四是要积极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实现农畜产品加工业高端化、生态化和标准化。

(巴彦淖尔市统计局 张登)

[责任编辑: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