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小厕所 ”情系“大民生”——海勃湾区千里山镇“户厕改造”工程造福百姓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今年,海勃湾区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将“厕所革命”作为优化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来强力推进,力求做到公厕数量更加充足、布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如厕更加方便、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除了城区旱厕拆除、新建水冲式厕所、提质提标公厕等工程轰轰烈烈地开展外,海勃湾区还在千里山镇的“户厕改造”上做起了文章,一步步实现农区居民排污、如厕足不出户的“梦想”,让“厕所革命”更加务实、接地气儿,让成果惠及民生。

一直以来,“半夜上厕所不用往外跑、大冬天上厕所可以不挨冻”是农区居民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今年,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大力实施了“户厕改造”工程,让这样的生活方式真正走进了农区居民家中,也走到了农区居民的“心坎儿”上。

近日,记者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户厕改造”项目现场看到,各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部分街巷的污水管网已经入户,实现了平房卫生间内的马桶水冲目标;外部排污井已砌筑完毕,外网施工也接近尾声。工程施工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开挖100余条街巷,铺设管道15000米,涉及村民1200余户。

家住团结新村32号的农区居民尚艳一家正借着“户厕改造”的机会,将自家的房子彻底收拾了一番。他们投入10多万元,把房子整体装修了一下。由于污水管网已经入户,终于实现了楼房的水冲排污功能,尚艳还特意购置了1800多元的新马桶,美滋滋地忙活着把家弄得更合心意一些。

一直向往城里人楼房生活的她,谈到“户厕改造”这一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简直笑得合不拢嘴。“以前住平房都是用的旱厕,大冬天或者晚上黑灯瞎火的,上个厕所还得跑到屋外,挺不方便的,有时候都愁得慌。现在这个工程特别好,污水管道每户都入户了,起码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上厕所再也不用怕黑、怕挨冻了,我们也都方便了。”尚艳说,“政府真的是处处为我们老百姓考虑,户厕改造不仅每户接入了管道,还给我们购买安装新马桶的居民进行了补贴,实际上我们自己都花不了几个钱。这些做法真是太暖心了。”

王元地村居民李骏德家的入户管道马上就快接进来了,一家人对这项工程都充满了期待。“我们在这里住了30多年了,上厕所不方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这次改造完成后,我们上厕所就能像住楼房一样那么方便了,想想都觉得开心。”李骏德说。

小厕所,大民生。为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从今年7月份开始,海勃湾区投资6800万元,以“村为主、镇指导、区补贴”和村民自筹为原则,加快了排污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施工进度,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千里山镇户厕改造工程,并按一户一厕、每户1000元的标准给予居民补贴。团结新村、巴音乌素村、新地村和王元地村的4000多户居民将从中受益。

为有序推进“户厕改造”项目,海勃湾区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各项目村农户开展改厕指导,确保改厕的质量;同时,深入住户开展了户厕改造情况摸底调查以及征求群众意见工作,在摸清全镇改厕底数的基础上,以行政村为单位,分解改厕任务目标,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切合民意;还发动各村干部、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组织村干部相互学习、交流改厕落实情况,使全镇村民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记者还了解到,此次户厕改造的亮点便是在污水处理方面充分依据了各村的布局,更加讲究科学性和无害化,力求作到污水粪便村外处理。“污水处理的模式有两种,110国道以东的住户全部排入团结新村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清污处理;110国道以西,我们设置了污水分散处理站点,采用的是无动力、无排放式污水处理工艺。”海勃湾区千里山镇镇长白智隆说,“这种工艺就是利用土壤本身固有的自然净化力,将污水进阶式处理。目前,35个污水分散处理站点及配合管网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待工程全部完工,千里山镇将实现农区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和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白智隆告诉记者:“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厕所革命’的总体要求,把‘户厕改造’项目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实施,全镇改造的户厕所总数是4434户,今年计划完成户厕所改造3769户,截至目前,已经完成881户,到今年年底,我们能够完成2888户的改造任务,其余的计划明年6月份全部完成。”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