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窗棂上的阳光

作者:葛学文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有幸在第一时间得到葛学文的《窗棂上的阳光》这本书,阅读间,让我有一种惊喜,其中的文章读起来朴素沉静,让我惊讶于作者在荒僻的乡村,获得了对生命和语言的深刻体验。门前的流水,逐渐消失的村庄,在废墟上建起的学校,一棵行走的庄稼,天边的彩虹,一花一木,简单平常的小事,皆入作者的短文,在作者不事刻意的雕琢中,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在作者的眼中,农村的贫困和落后的生产状况,皆有了莫大的诗意。

故乡的意义,在葛学文的心中,有两层含义:一是生存之地,二是精神居所。作者以自己的心灵之笔,对既是生存之地,又是精神家园的故乡,做了朴素而诗意的描摹。在乡村,每一个生命都有其赖以生长、存在的自然过程,因而作家才能有如此真情实感的自然喷发。

作者的每一篇文章,尽管所描绘的对象不同,但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语言清新、干净,读者捧读,犹如欣赏山间山水,在清山绿水中,一股清澈的山泉,自花草掩映的树丛中,缓缓流出,于曲折回环的山路边,不经意间会跌宕出一波激流,或者是一片浪花,让我们从中看到作者对人生、命运、际遇的深刻思索。其中包含了作者对出生之地的赞美与怀念,又有着对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的永恒守望。

作者不仅写他眼中的村庄,写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还写生他养他的父母。在《父亲的至理名言》中,写他的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给人看病,东奔西走是常有的事,“小的时候,我们经常被深更半夜的敲门声惊醒,然后就听到父亲起床穿衣的声音和母亲有几分担心的抱怨。也经常听到父亲深夜回来时咚咚的脚步声,感觉到父亲进屋时带进来的凉嗖嗖的空气”。作者在《母亲的照片情结》中写到:“母亲的照片还会拍下去,老去的是容颜,不老的是岁月;啊,我的年迈的母亲,只要有健康与快乐,生活就是最好的命运,照片就是最好的见证。”我们从作者父母身上所具备的品格中,找到了作者被人称之为好人的原因与理由。

林徽因曾经这样说过,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正因为有了葛学文,我们会对敖汉有一种别于常人的关注与怀想。(王樵夫)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