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先介绍作者李商隐,并着重说说他与令狐楚父子之间的故事;因为这涉及李商隐悲欢离合的一生。

  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一生虽然也曾做官,而他的才能并未在治国上得到发挥,却成就了他在诗文领域的辉煌地位。比如,他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其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又因三人在家族里都是排行十六,所以并称“三十六体”。可以这样说,如果他在官场上春风得意,那么,在文学成就上则未必能够如此。

  李商隐幼年就能写很有水平的文章。这就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这个令狐楚当时是某一个地区的节度使。李商隐17岁时,令狐楚就让他与自己的儿子令狐绹(táo)在一起学习,还教他们写骈体文章。由于李商隐聪明能干,后来就当了令狐楚府中的幕僚 (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类)。此后,李商隐拒绝托人“走后门”,硬是经过四次艰难的考试,大约在二十五六岁时,终于考上了进士。

  当时,执掌朝政的是牛僧孺与李德裕两大集团,即唐代有名的牛李两党。令狐楚是牛党的重要人物,这样李商隐就被看做牛党的人了。后来,李商隐娶了另一个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为妻,而王茂元则是李党的重要人物。这样,李商隐又被看做李党的人了。李商隐从此就陷入朋党斗争的漩涡之中。

  当时,牛李两党轮番掌权:牛党掌了权,不仅李家倒霉,凡是与李家关系密切的,都得倒霉;反之,李党掌了权,牛党的下场也是如此。

  后来,李德裕死了,李党完蛋了;这时属于牛党的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其实就是李商隐少年时的同学)做了宰相。此时,李商隐当然要去令狐绹的邸府看看,因为在他心目中,令狐绹始终是自己的同窗与故友;可他哪里知道,在这位同窗与故友心中,他早已变成一个无耻之人了。原来因为他娶了李党红人王茂元的女儿,令狐绹就认为他是忘恩负义之人,于是,一直对他进行排斥与打击。这样,他虽然有济世之才,也无法施展。所以,李商隐的一生,是怀才不遇的一生,是穷愁潦倒的一生。其实,李党得势之时,李商隐因母亲逝世,他一直在守孝,根本没与李党有任何拉扯。可是,这些又怎能说得清楚呢?冤哉,我们的诗人!

  此后,李商隐写了许多寄托忧愤与有关爱情的诗作。大家熟悉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名句,都是出自李商隐的诗作。李商隐39岁时,妻子病故;又过了7年,即公元858年,李商隐在抑郁穷困中离开了那个令他无奈的世界,那年他只有46岁。

  二、解释部分词语。

  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当时李商隐在巴蜀(四川),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2.君:对对方的尊称。

  3.巴山:即大巴山,诗中是泛指巴蜀一带。

  4.秋池:秋天的池塘。

  5.何当:什么时候能。

  6.共剪西窗烛:古代的蜡烛,烛芯是用棉线搓成的,直立在火焰的中心,不久就烧黑了,灯也就不亮了,所以就得用剪刀将残留的烛芯的末端剪掉,这样灯光才可明亮;这就叫剪烛;共剪,是说一起来剪。这里形容深夜在灯下长谈。西窗,不一定是西面的窗户,而是泛指窗前。

  7.却话:回头说说,就是指聊天。

  三、试用白话翻译这首诗。

  你问我:何时回去?

  我告诉你:

  确定不了归期。

  今晚我在巴山,

  雨水涨满了这里的秋池。

  何时我们才能一起剪着烛芯,

  聊聊今夜相互思念的这件事?

  四、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究竟是寄给妻子的,还是寄给友人的?如果是寄给友人的,还须要弄清这位友人的性别。而这些诗人并未告诉读者。虽然有些专家想考证一下,但结果却是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考证究竟是寄给谁的,而是要体味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与感情,以及他是用怎样的艺术来表达的。

  1.“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表面上看只是一个陈述句,但其内涵却非常丰富:一是从“君问归期”可知,诗人收到了对方的来信,盼望他早些回到自己的身边;二是从“未有期”可知,诗人也想早点回去,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还回不去,至于何年何月可以回去,连诗人自己都无法知道;三是从全句所用一问一答的表达方式上,可以悟出诗人与对方的亲密关系,以及诗人身不由己的无奈。于是,读者不仅可以从中窥视到,诗人与妻子或友人之间那种相互爱恋的情怀,以及离别后相互思念之痛苦,而且可以体味到诗人起伏跌宕的写作艺术。

  2.“巴山夜雨涨秋池”,从字面上看,是在写景;但从结构上讲,却是跳跃的突转句。你看,诗人在首句中明明说,自己想回却回不去,接下来,应该向对方倾诉一下自己回不去的原因吧!可诗人没有这样做,却是笔锋一转,描写起他写信时夜雨涨满秋池的景物来了。这或许就是李商隐诗文的独特之处:一是告诉对方,我回不去的原因,我不忍心让你知道,也不便让你知道,更重要的是,你也知道;二是告诉对方,写信之夜自己所处的环境是秋雨倾泻,连池塘都涨满了;三是暗示诗人想念对方之情,犹如连绵不断的秋雨,涨满了心海。

  如此踏雪无痕而寓情于景的独特艺术,恐怕很少人可以达到。

  3.最后两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从内容上说是想象;而从结构上说,却是承上启下。说想象,是因为诗句所描写的是将来回到对方身边时的情景:在他们熟悉的窗下共剪烛芯,促膝长谈,以致彻夜不眠。说承上启下,是因为“却话巴山夜雨时”与“巴山夜雨涨秋池”彼此照应,反衬此时此刻思念对方的浓浓深情。

  而且,这两句之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今夜是如此痛苦,而想象中的夜晚又是多么的惬意与幸福。而这两种不同时空的情景与不同时空的感受,不仅外显于诗句之上,而且同时又内藏于诗人的心目之中。这又是怎样奇特的情景相融啊?

  苦与乐同在,情与景交织。结合李商隐一生的奋斗历程,这也许就是他人生的奇异轨迹,也许就是他始终追求幸福,却不知何时能够实现的曲折心境。(文/李淑章)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