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总有一种阅读姿势适合您

应该是现在读书的人多了吧,和年轻人面对面聊天的时段,不时会遇到关于非职业的一般阅读问题,比如读什么书好,有什么可资借鉴的阅读技巧,或者如何做到既可以多读,又能够印象深刻之类的,等等。

客观说,读什么书好,其实是个人兴趣。各类(学科)的经典著作很多,读哪一部都好,只要读,没必要在意那些他者心目下的推荐书目。

至于说到读书的“法门”,实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纵观这方面的学问,即使是商业目的之下的宣传,人们也找不到可信的说词,而相关的研究,可以说就没有——我们无法从个性纷呈的人群里发掘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有效阅读“规律”,事实上,学园教育数千年的时间,都没有总结出阅读层面的先进经验,就说国学最流行的手段——也就是背诵文本——这种经久存续的经验,现在也是备受质疑。

道理是如此了,个性化的人确实不适合当作整齐划一的“机器”对待,然而,就阅读活动本身来说,还是有经验可循的,我们固然不能拿出一种普适的现成方法,但前人多种多样的个人阅读体验,对不同的阅读者来说,或者能够从中获益,至少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先说“大量”阅读。人们经常见到某个时段需要读多少本书的观点,这当然没什么错,可在海量阅读和读懂读通一部书、一种学问之间,我还是倾向于深度阅读。在此基础上,如还有余暇,再去数读过多少本书也不迟。不管怎么说,读书需要思考,需要读者您赋予读书意义,即便是那些可能没啥“意义”的书——如果您要读的话。所以叔本华说,大量的单纯阅读会使我们的精神丧失灵敏性。

再一种读书心得,是留出时间去读一部对自己来说艰深难懂的书。这种方式我认为特别有意义,也能有特别的收获,不仅是思想层面,而且在文本架构,以及概念梳理、歧义厘清等深层次系统里,可以得到难得的阅读训练,并且在心理上给自己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更无惧、更自信地去阅读,甚至是怀着更轻松的心态去阅读。鲁迅对此似有切身的经验,他说,对较难懂的必读书,要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

培根的读书教诲是“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这也是一种读书方法,很多书翻一翻,有意思有启发,也许还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细品慢嚼一定会有更多的收成。具体来说吧,如果你习惯那些细致入微生动传神的文字,那就去用心琢磨作者这方面的文字描绘,如果不喜欢这种叙述,而是倾心思想洞见,那么,很多唠唠叨叨的对话、繁复琐碎的表情呈现,你一扫而过好了。

还有就是背诵典籍。坦白说,这种做法要根据你自己的感觉来,觉得有益,那就摇头晃脑背,觉得烦人,就别去为难自己。这种方法几千年来一直鲜活,也是有其存在之理的,别的不说,对语句、词汇的熟悉,不说写作时文词翻涌,起码对阅读加速有益——眼光过处便知其意,不经意间就让时间有了富余。

读书诀窍当然不止这些,读者也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手段。在此之外,很重要的注意事项还有阅读心境。读书,你可以摆出正襟危坐的严肃派头,但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日常,我以为还是轻松自如比较好,有点娱乐态势,更便于持续不是?

“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好像南怀瑾就很赞赏这句出自《厚黑学》的话,怀瑾先生说“要大而无外,无书不读”。他的经验是不同种类的很多书都摆在桌上,佛经、小说,或者“其他乱七八糟的”。读到某个地方读不通、想不通,就丢开看看小说,或者像诗啊词啊来念一念,之后再回过头来再看。他说:这就是读书玩索。这不仅是心境,也是读书的方法。

总之,读书没有成法,但可资借鉴的经验很多。如果你动了读书的念想,或者说决定了将读书刻写进自己的生活日常,那么,就去试一试前辈们总结归纳出来的阅读“技法”,相信总有一种方法适合于你。(冷荞麦)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