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最美是童心

著名作家王开林这部回忆童年和少年生活的散文集子《洞庭湖上的风刀子》共38篇文章,篇篇情趣盎然,处处珠矶闪耀。无论是亲近大自然,还是青少年时期成长往事,或者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的勾勒,都渗透出了六零后作家的独特乡村记忆——开荒、插秧、喂猪、砍柴、捡漏、挖树蔸、采蘑菇、钓泥蛙、捉黄鳝等农活,有苦有乐,充溢着作家的眷恋与怀想;打纸板、打陀螺、打波、捕鸟、掏鸟窝、捅蜂巢、摘桑葚、扑枣摸瓜、戏弄玩伴等游戏,活灵活现,重现着心灵记忆的美好与憧憬;关猪笼、盖筑草屋、树下乘凉、老人讲古、养狗喂猫、牛牯打架、看连环画、读长篇小说、欣赏露天电影、观察喜鹊筑窝、土砖课桌刻字、与狗独守老屋等农景,气息扑面,书写着农村日常的苦乐酸甜与深刻烙印;母亲做衣、父亲吸烟、四娘送瓜、伍伯打猎、表演戏剧、作文比赛、远行野炊、父子抬杠、家人说月、出售老屋等片段,温馨依旧,铺垫着岁月的静好与美丽……

在王开林笔下,可以看到的一个知青家庭孩子下放于乡野从懵懂之间到初识人间滋味的过程,体验到的是其对乡村生活的厚重记忆,还有苦中作乐的情怀、对美好青少年时光流逝的追忆与重活一回的渴盼。任何人的生活,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王开林虽也书写饥饿、贫困,甚至不避恶狗挡道、邻里纠纷、队里争执、民智愚钝等,但他都是丑中寻美、恶中找善、假里觅真的,譬如《慈母在天堂》写十岁的我与满姐冒着倾盆大雨淌过淹至嘴边的河水去大姐家报丧,本是极悲苦的情景,但作者有意轻描淡写,只说“死神无所不在,他要收拾谁,仿佛是全凭一时兴趣,他带走了我们的母亲,却对我们视而不见”。以平静淡定的书写来压抑心头的波涛汹涌,这是因为作家的责任使命担当——作为一个负责的作家,面对中小学生读者,引导其正视生命的脆弱并从而坚强从容,更具有当下的现实意义。他以自己的丰富身心体验、与自然的频繁接触在提醒读者:劳作的辛苦、游戏的快乐、命运的不测,都是生活的必有之义,既然无法推辞,那就欣然接受、认真面对并努力改善。

正如作家所言:“记忆真是一面玲珑剔透的魔镜,它蒙尘已久,乍看去锈蚀了,几经擦拭之后,它开始闪闪发光,施展法,时光隧道訇然洞开,引导我回溯到四十年前。”《洞庭湖上的风刀子》就是作家的青少年记忆魔盒,储藏着其对湘北农村的全部感观以及一颗最美的真挚童心。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