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我们都是习惯驱动

驾校是个特别的学校,你再神气活现,一进驾校,就会发现自己有多么的笨手笨脚。

有人说,保安都是哲人,嘴边常常挂着三个哲学上的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其实,驾校的教练,才是真正的平民哲学家。

譬如,我从他们那里听到的这些哲理——

学车之前,偷偷开过车的人,最容易出错或犯规,因为他可能携带着一身的不良习惯。

自行车骑得越熟练的,开起汽车来越不习惯,碰到紧急情况,他就喜欢打方向盘,而不是刹车。

这些算不算哲理,另当别论。但是,每一个惯常的现象背后,都可以发现惯性的作用,或曰:习惯的力量。在网络讨论区,网民也深有同感:

我叔叔开了三十年救护车,现在开自己的车老闯红灯。

当年开出租,后来不干的时候,开自己车走路上,看到路边有人招手就想变道,往边上靠。

习惯成自然,某种意义上说,习惯又造成不自然。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过程中,种种短路、尴尬甚至纠结、恐惧里,都有一种或多种习惯在发力。

有个文字游戏,测试人的思维习惯:三点水加一个“来”,读什么?仔细想想!“涞”?没见过?读lái?你确定?……好,三点水加一个“去”呢?“法”?不认识!更没见过!读qù?……哦,读fǎ!

看看,人的思维多么容易落入某个自设或他设的套路。一落套,难自拔。

用了多年的手机,屏幕不小心摔碎过几次,最近决定给它彻底“洗心革面”。换成大屏之后,想到旧手机备忘录里有一堆零散的文字素材,得复制过来。搜出旧手机,也就离手不到一周时间,突然发现,那个小屏,那个字号,怎么看怎么不习惯,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人都是习惯的奴隶,这个习惯,可能是好的,坏的,也可能是不好不坏的。而习惯,还是有层级的,从差的,丑的,低的,旧的,到好的,美的,高的,新的,人很容易适应并习惯,反过来呢?你会很不习惯!!即使那个状态,也是我们一度适应并习惯的。

不习惯,或许是一种记忆暂留,或许是一种切断反应,或许是一种已知恐惧。在时间或外力作用下,“不习惯”也可能渐变为“习惯”。其实,习惯,即使沿着正确的路径和方向,也未必都是好事。换句话说,人要学会面对甚至主动尝试“不习惯”。

人的言行、思维,往往都是习惯驱动的,动物也是。

看到一篇文字,说是位于北海道岛东北部的知床半岛,有个特别“动物性”的规定,严禁游人向野生动物投喂食物。规定出台的初衷是,防止它们觅食能力下降,保护动物的野性并避免它们对人类的依赖。

动物显然也更容易习惯“养尊处优”,想想公园里那些懒洋洋的狮子,想想那些脑满肠肥、老鼠面前威风扫地的家猫,不难理解知床半岛人的良苦用心了。——人在设定健康、快乐的小目标之后,何时也对自己狠一点,养成一些适合自身的习惯呢?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