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伊金霍洛:煤海上的绿色传奇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马丽侠)走进7月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绿草黄花随处可见,森林绿植“触手可及”,整个县城马路宽广、高楼林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是那么安静美好。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植被覆盖率达到88%、森林覆盖率达36.8%的小县城,地下是一片煤炭资源储量达560亿吨的煤海。曾经的这里沙化面积一度达到3000平方公里,出现沙进人退、百姓难以生存的严峻局面。就是这个作为全国著名煤炭之乡的小县城,创造了煤海之上治沙造林的绿色传奇。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百佳县”“中国绿色名旗”“国家园林县城”……

采煤沉陷区打造“花果山”

7月17日,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跟随“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第一站便来到了乌兰木伦镇。这里的地面曾因采煤而发生大面积沉陷,并且变得荒芜,村民生活受到影响。而记者眼前的景象却是绿植覆盖,人烟稀少。

没修复之前的采煤沉陷区(翻拍)

“乌兰木伦镇下辖16个村,108个社,于2018年开始实施的天骄御苑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就设在这里。项目按照全镇采煤沉陷进度,将全镇划分为采煤沉陷已搬迁区、采煤沉陷计划搬迁区和现代农牧业及旅游产业区。现在,采煤沉陷已搬迁区已经搬迁51个社,3703户9587人。采煤沉陷计划搬迁区共31个社719户1895人,正在按照计划予以搬迁,搬迁后也将按照采煤沉陷已搬迁区实施生态恢复。现代农牧业及旅游产业区共26个社,将按照乡村振兴整体规划予以改善生态环境。”负责该项目实施的鄂尔多斯市圣圆乌兰木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玉刚告诉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项目规划总面积5.1万亩,根据采煤沉陷搬迁区生态治理实际情况,采取了两种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一是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采取人工种植的方式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大概占地2.1万亩,并且将重点打造成成吉思汗陵的后花园。二是采取自然恢复与人工围封养护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维持生态平衡。

如今的采煤沉陷区

如今的采煤沉陷区

那么搬迁后的村民该如何生活?对此,李玉刚胸有成竹,他告诉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项目种植工作雇佣的都是搬迁的村民,经过修复的土地以后还可以继续种植农作物。况且,项目实施后,可以让项目区的老百姓参与项目的实施、管理,从中获得收益,项目建成后,后期收益也归老百姓,从而实现百姓增收。采煤沉陷区荒山荒坡将变为花果山,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同时,还可以为发展生态旅游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牧民收入。

沙地上的人工造林奇迹

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一望无际的绿

走进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站在森林公园中的防火瞭望台上,放眼望去,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绿海,让人为之震撼。公园内森林面积30.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3%,可观赏乔、灌、草本植物300余种,鸟类148种,兽类31种,两栖类4种,爬行类9种。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就栖息于此,成为全球最大的遗鸥繁殖基地。也是全国唯一以沙地人工植树造林为主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宋利平向中央媒体记者介绍情况

“这里没有一片是自然林,全是人工林,都是当地干部、职工和老百姓一棵一棵种出来的。所以,这里面有青年林、巾帼林等命名的树林,以示纪念。”看着眼前的绿色,伊金霍洛旗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宋利平感叹,想也想不到,这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还是一片沙地,风卷沙走、少雨干旱的天气让这里的百姓生活困难。也是在那个时候,人们开始想办法治沙,种“四旁树”,即在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栽植树木,种上沙柳、沙蒿等耐旱植物。从2010年起,政府开始大规模种树,更是提出了要打造一处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想法。对此,全旗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举全旗之力,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累计在公园规划区投资35.5亿元,对绿化薄弱区、关键节点、退化林分进行了重点打造和修复,造林景观效果明显改善,整体林分质量显著提高,达到了国家森林公园申报标准,并于2014年成功申报内蒙古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

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

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伊金霍洛旗中部,由成吉思汗陵片区和红碱淖片区组成,与美丽富饶的巴音昌呼格草原连为一体,营造出独特的草原风光和人文景观,彰显着草原帝王陵的雄姿。宋利平眼睛望向远方,打量着这大片大片的绿色,转而告诉记者,这片森林就像自己的孩子,他亲眼看着森林从无到有,再到大,他一定会保护好这片森林。

下一步,公园将在今后建设中,积极引入游牧文化,借助成吉思汗陵旅游资源、湿地和沙地等自然资源、赛马和曲棍球等体育资源,与森林资源有机结合,提升森林旅游品质,提高森林公园品味和知名度,进而带动地区市场繁荣,促进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最终建成集生物多样性保育、现代林业技术展示、休闲养生体验、森林观光游憩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都市近郊沙地绿洲型森林公园,使其成为全国森林生态建设的典型样板。

矿区疏干水造出水系新城

柳沟河钢坝瀑布既美观又消暑、雾森景观既增湿又抑尘、景观湖两岸花红草绿……走在伊金霍洛旗的大街上,竟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感觉。作为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小县城,哪里来的水打造出这样的水系景象?对于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的疑问,伊金霍洛旗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工作人员呼星给出了答案:“伊金霍洛旗有‘三河两湖’五大自然水系,即乌兰木伦河、柳沟河、掌岗图河、东红海子和西红海子。同时,这里还有大量的疏干水,我们利用疏干水和自然水系,在全旗打造了多条水系。一方面将城区水系打造成下沉式绿地,承接和贮存汛期雨水,缓解城市防洪排涝压力,解决汛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水的3种形态,变水为雾、变水为冰、变水为雪,为城市降温、增湿、除尘。”

呼星向媒体记者展示水系规划

乌兰木伦河实景图(翻拍)

据了解,疏干水就是在采煤过程中从煤层中涌出的污水,作为煤炭之乡的伊金霍洛旗肯定少不了大量闲置的疏干水,那该如何用好疏干水?2018年,伊金霍洛旗旗委、政府率先提出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启动建设连接“三河两湖”、内外循环的环城生态水系。通过建设水系,将矿区每天18万立方米的疏干水和东、西红海子近2000万立方米的水源作为补给,引入水系上游,借助阿勒腾席热镇城区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实现城区水系全程高水位自流,变“静”水为“活”水,促进水体净化。同时,将剩余水源引入红庆河和苏布尔嘎两个农业大镇,补充农业灌溉用水、降低生产成本,补充“七湖八淖”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今年,伊金霍洛旗已经累计实施公共服务、市政设施改造等7大类104项品质提升工程。其中,提升5大区域、9个公园广场、28条市政道路71个景观节点绿化品质,新增绿地1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绿化率突破50%,实现绿化灌溉管网全覆盖,有效降低绿化养护成本;改善环卫清扫方式,用15辆洗街车变“扫街”为“洗街”。

接下来,伊金霍洛旗将继续作好城市“水文章”,在现有水系基础上连通5大城市水体,建设总长47.55公里的“五横、六纵、两支流”13条水系工程。水系连通后,中心城区水域面积可扩大到20.3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42.3%。届时,伊金霍洛旗将是一座“水清河畅空气好,岸绿景美人宜居”的快乐、健康、宁静品质之城。

[责任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