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尚俭戒奢淳风俗

假如我们一家子下饭馆,我们要么点刚好够吃的饭菜,来个光盘行动。要么把剩下的饭菜全部打包,绝不会浪费一点粮食。我觉得这是一种美德,而不是吝啬。感谢贫穷的父母教会了我节俭,教会了我尚俭戒奢传家久的道理。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对粮食要有敬畏感恩之心,是这可敬的五谷杂粮养育了我们这些人。我们小的时候吃饭时,父母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说话,吃饭说话那叫“骂饭”。喝稀粥时别故意弄出哧溜的响声,吃饭的时候不要故意吧咂嘴,饭熟以前不能敲碗盆……这些行为都是对粮食的大不敬,是对五谷的亵渎。

我经常会提醒家人或朋友,在饭店吃饭一定要把吃不了的饭菜带走。留下满桌剩饭不只是个不好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种子变成粮食,再从粮食变成食物,非常不容易。如果把食物白白倒掉变成垃圾,物没有尽其用,不只是浪费,更是造孽。

父母那一辈人最懂得“粒粒皆辛苦”,他们珍视每一粒用汗水浇灌出来的粮食。小的时候我曾亲眼看到一位大爷蹲在打谷场上,用木棍往出挑被碌碡压在场面里的麦粒,一粒一粒地往出挑,非常有耐心。我不只一次看到父母把撒到炕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掉,吃馒头或烙饼时用双手捧着,小心翼翼地把手掌里的饼屑或馒头渣渣也吃掉……这些习惯使我们懂得了敬畏粮食,教会了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感谢父母那一辈人,他们经历的物质匮乏甚至饥饿年代,使他们把节俭推崇到了传统美德和美好家风的高度,并把这种美德和家风传给了子孙。他们住的是低矮的草房或窝棚,喝的是苦涩的井水或山间的溪水,物质匮乏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他们只有非常简单的物欲要求。他们用驴马等原始而自然的生产力,耕种着不施农药和化肥的土地,收获着微薄的希望,满足着有限的欲望,但给大自然留下了良性循环的空间,给土地留下了可以自我修复净化的余地,那是一幅绿色而美丽的田园画卷。

那时候人们对大自然是取之有节的,在煤炭很少的年代,牛粪、秸秆都可以当柴烧掉,都是绿色燃料,只是人辛苦一点;在没有塑料袋的年代,布袋、笸箩甚至瓢盆等都可以盛东西,而且袋子等用完了还可以用,只是人麻烦一点而已;在不时兴面巾纸的时代,人们都揣有一块小手帕,用来擦嘴拭汗,脏了洗一洗还可再用;在没有空调电扇的年代,一把纸扇或毛巾也陪人们过了夏天;在没有汽车的年代,自行车甚至驴马车照样可以载人出行,到了你想要到的地方……还有好多生活方式,这些好多已经逝去的生活方式,极简单而且对自然的索取极微薄。

我不是怀恋贫穷的生活,我们要改变贫穷本身,但不是连同过穷日子形成的良好生活习惯也要改变。对自然过度索取,对资源肆意攫取,只为了更舒适、更便捷、更豪奢……地球上有多少这样的追求,无尽的物欲的堆积垒砌,使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实际上已经难以承载,更遑论自我伤复。

这种不计对自然资源的伤害,使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变得不再可持续,也为人类的行为敲响了警钟:全球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等警示人们不能一味只追求舒适,而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危害性。现实生活中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一点,比如倡导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低楼层徒步上下等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公益活动,就是告诫人们: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会免去对环境的伤害,何况眼前不舒服一些,费力一些,从长远看对身体健康不无好处。

再说说这两天网络里热烈讨论的垃圾分类。记得我小的时候,人们不会产生多少生活垃圾,穿的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哪里舍得扔掉呢,我记得好多人家的主妇都有装布头的包袱,碎布块用来打补丁或缝制坐垫等;吃的更不用说,餐余的泔水还要喂口猪呢。至于生活垃圾,那个年代人们用剩下的一张纸都舍不得丢掉,我们抄写生字的作业本,正反面都是密密麻麻地写过字;好多人家的炕上,都有一个用空火柴盒拼接糊裱出的烟灰缸……物质匮乏使人们想方设法物尽其用,甚至要反复循环用,产生了极少的垃圾。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再加上人们的浪费行为,垃圾处理成了大问题。看看许多垃圾里有不少半新不旧的东西,甚至是崭新的东西,这根源在一个“奢”字;只图自己方便,塑料包装袋随用随扔,快递包装到处飞,这其实是一个“懒”字……这个世界因懒惰而生出多少垃圾,又有多少因懒惰而未分类扔掉的有用东西。

即使我们比先辈们富裕万分,也该向他们俯首致敬:是他们的谦卑换来了大自然对我们的慷慨,是他们的有限索取留给了我们今天的生存空间,是他们的节俭留给了我们享受。我们也该给后人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应当尚俭戒奢,使风俗淳厚,改变无度索取和肆意挥霍的陋习,树立“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良好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