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祖孙三代人 孝老又爱亲

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土城子村娄营子村民组,有一位87岁高龄的老太太叫韩成玲,被村里人亲切地称为“老寿星”。尽管这位“老寿星”瘫痪在床6年多,却因“久病床前”有孝子——极孝顺的儿子娄万昌和儿媳毛丽萍精心照料,孙子、孙女膝下承欢,好家风、好家道使她成了全村最幸福的老人。

“婆婆就是妈”——儿媳毛丽萍说

2013年,80多岁的婆婆因为过去常年劳累,腿上伤病加重卧病在床。老人前后进行了3次手术,儿子娄万昌在村里工作忙抽不开身,都是儿媳陪护婆婆到旗医院进行手术,术后住院巩固治疗也是儿媳一直陪侍在婆婆身边。

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之后,婆婆就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了。于是,儿媳毛丽萍便担起了照顾婆婆衣食起居的重担。毛丽萍感恩婆婆,她把肺腑之言挂在嘴边:“结婚25年了,跟婆婆处的时间比自己亲妈都长,因此婆婆就是妈!”善良的毛丽萍跟丈夫娄万昌结婚25年,夫妻相敬如宾,从没吵过架、红过脸。尽管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尽管三间房子婆媳住对面屋,婆媳之间有个言高语低都能相互谅解包容。尤其作为儿媳的毛丽萍,从不为任何事跟婆婆斤斤计较,而是百依百顺。婆婆性格要强、能吃苦受累,年轻时候是庄稼地里的好把式,可人无完人,有好活计没好脾气。婆婆虽然瘫痪在床,却对家里外头农活牵挂在心,时常唠唠叨叨的,有时候看园子里的豆角架插得不合适就会唠叨一阵子,直到儿媳顺从地按照老人要求弄好才肯罢休。毛丽萍从没有顶撞过婆婆,只是默默按婆婆意愿去做。顺者为孝,她理解婆婆拉扯大7个儿女有多不容易,所以尽量满足婆婆的任何要求。

在毛丽萍看来,老人能唠叨,说明她还能关注自己的儿女们,说明她神志清醒。如果她糊涂了呢?2018年8月,刚从地里侍弄完药材回来的毛丽萍像往常一样匆匆回到家里,推开门,让她惊呆了,婆婆将衣服行李扔得满地都是,问她话也答不明白,甚至连自己儿媳都不认识了,连饭也不让喂了,一个劲儿地撵她走,这可把毛丽萍吓坏了。她急忙哭哭啼啼地给正在入户脱贫攻坚的丈夫娄万昌打电话。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周到调理,老人才恢复了神志,能正常和儿女们交流,毛丽萍这才如释重负。

“有妈才有家,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不能上演”——儿子娄万昌说

儿子娄万昌在土城子村工作,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整天忙得不可开交。但是,娄万昌从未因工作忙而忽略家庭责任。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妻子做饭收拾屋子,他给老母亲倒尿盆、叠被褥,帮老人家洗漱。妻子端来饭菜,他出去侍弄园子。这几部“晨曲”唱完后,两口子简单吃口饭就去侍弄大田,一直干到上班时间,他便去村里上班,妻子继续劳作。就这样,夫妻相互爱护、相互扶持且各有分工各尽所能,靠深深的爱、浓浓的情维系着这个家。每每谈到老人谈到孝顺,娄万昌总会说起他的经历:青年时期,父亲突发脑梗,没来得及抢救就去世了,这给了他莫大的打击,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尽一点孝心。送走父亲,他暗暗发誓,一定好好孝敬母亲,以此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我要挨着奶奶睡”——孙子娄士义说

25岁的娄士义是韩成玲老人的小孙子。在她被窝里搂大的孩子特别懂事,大学毕业后考到赤峰铁路上班,要等假期才回来。自从上大学开始就勤工俭学,攒着零花钱,回来给奶奶买好吃的、给妹妹买课外读物。参加工作后,每次回来他都为家里人带回一份适宜的礼物,奶奶的坐便盆、香包,爸爸的西装,妈妈的长围巾,妹妹的花裙子等等,每一样都是家人需要的,既不枉花钱还经济实用。心细的毛丽萍考虑儿子大了,又在大城市工作,每次儿子回来都提前在旁边老房子收拾出一间给儿子住。可是,儿子每次回来都坚持和奶奶同住,直到现在。受父母影响,娄士义不嫌弃奶奶吃喝拉撒都在屋里,而是趁机尽孝。只要他回来,照顾奶奶起居就包在他身上。遇上天气好,他还推着奶奶出去晒太阳、到村里广场去看广场舞、到亲戚和邻里家唠嗑。总之,奶奶高兴他就开心。

11岁娄睿杰是老人家最小的孙女,乖巧可爱,上小学四年级了,住在学校。娄睿杰每次放假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奶奶屋,像个小鸟似的在奶奶跟前叽叽喳喳说学校的故事,更让奶奶开心的是孙女糊满墙的奖状,是老人向前来串门的亲戚和邻里炫耀的资本。

一个家庭不一定有多富有,但一定和气生财;家庭成员不一定有多高身份,但一定互相理解和谦让,位卑更需互尊互敬。惟其如此,才能奏响家庭和谐的音符,才能让敬老爱亲美德在每个家庭闪光!

[责任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