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流量造假该凉凉了

近日,北京警方侦破一起利用非法App恶意刷量、流量造假的刑事案件。其中一款星援App,就能够模拟微博客户端,通过破解微博加密算法实现批量转发微博内容。警方证实,这款App在粉丝圈内使用极为广泛,用于短时间内刷高评论量、转发量、点赞量,“涉案App不到一年时间非法获利近800万元。”

早在2018年,明星蔡徐坤一条微博“转发量过亿”,就引发了社会对流量数据造假的关注,而其背后的“操刀者”便是这款星援App。这当中的流量数据明显注水,其中仅有7953个粉丝的账号带动了近3000万转发,实在令人咋舌。

流量造假为何能大行其道,无非成本低,且能从中获利,甚至是获利丰厚。买粉丝,刷流量,是要花钱的,但这钱不会白花,形同投资,有了流量,就可以吸引眼球,抬高身价,获得合同,得到回报。靠刷流量催生的生意,显然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会对正常合法的经营产生冲击,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真正有实力的产品会被虚假宣传给挤成边缘化,泡沫流量的光环又是虚幻的,徒有其表,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利益,降低整个社会的审美层次与获得感。

这是一种畸形的黑色产业链,流量造假的长期存在,单靠哪个个体是孤掌难鸣的,一些平台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是难辞其咎,因为彼此有利益捆绑,虚假的人气对双方都能“长脸”。对此,仅仅是揭露或批评早已无济于事,必须依靠法律法规来约束相关行业与平台自律,倒逼刷流量行为收敛,让造假无地自容、难以为继,让流量回归常态,让公众的口碑成为真正的流量,才会有助于娱乐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还舆论场应有的风清气正。

实际上,对流量造假行为并非束手无策,无法可依。《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不得对其商品的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商品流通法》也明确规定:禁止经营者自行或通过他人虚构信用评价。无论明星刷流量,还是电商刷单,都称得上是虚构评价,如果是有经营用途,那就是欺骗消费者,可依法追究责任。

只有让造假者付出相应的代价,为其刷流量的行为买单,包括监管平台也一并担责,才能遏制流量注水的冲动。当然,对消费者来说,也要擦亮眼睛,不要迷信流量,不要膜拜所谓的人气,保持清醒与理性,不上虚假流量的当,让刷流量没用,虚假流量自然会失去市场,遁于无形。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