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万般乡愁寄蒲中

   

作者:沈书枝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沈书枝就是蒲,一枚南方小小的蒲,美丽的蒲。在她的文字里有香,有暖,有色彩,有惆怅,有点点忧伤,时刻流淌着对故乡的思念。

《拔蒲歌》是沈书枝很用心的作品,字句清丽,文笔流畅。她的每章的标题都带着诗意,冠以诗的名字,很有韵味。

我最喜欢的一篇叫《喜欢的树》,文字很欢快干净,又充满了童趣,夹杂着那么一点点的羞涩与怅惘。简练的文字很适合叙述童年的往事。

花与树是女人的属物。不仅契合了美,还契合了那种梨花带雨的忧伤,无意中隐含与之同时的乡村变化的缩影,成为作者内心关于南方乡情的一种凝结与象征,也因为消逝而在作者心里成为更纯粹、永久的存在。像蒲一样的自己,在最后的《安家记》中找到了生活的归宿,但精神上仍然像她描述的鸭跖草一样,思念绵绵。

除了她描写的花花树树,还写了故乡的食物,有春天的蚕豆汤与腌雪里蕻炒小笋,有夏天的蒸茄子与康梨,有秋天的茅栗与红薯,有冬天的炖炉子和烫粉丝,简单朴实的饮食所呈现的,是作家某种情感的牵念,使得食物不再只是饱腹或满足口欲的东西,还是最牵人、最动情、最勾魂的情怀。

《南京的腊梅》是想家的文章,那里面思绪最浓。从腊梅谈到南京的小吃。山西的瓦罐面在南京,成了南京的小吃,这大概到了山西也吃不出来南京家乡的美味来。在作家的记忆里它就是南京的,就是故乡的。有段“春节过后,腊梅逐渐萎落一地,只有香气仍旧,而后连香气也渐渐散去,绿叶绽满枝头。时光一日一日迅疾流过,无论怎样恐慌,也到了该来的那一日”。这是她考博的心境,可有了这句,就心生感慨。人生的结果,是等,是盼,是遗憾,还是被动接受,好与坏,乐与悲,生与死,不去思量,是水到渠成也好,是被动接受也罢,该来的,怎么都会来,不该来的,你用八抬大轿也请不来,要坦然接受。你今天走的路,就是明天的主动或被动的接受。

《北京的春天》有句写得妙,“风景的养成有赖于时间的恩容”。北京城市再大,总不及南京的美,家乡的美,其实,那不是眼睛能看到的美,是心灵贴近的美,是心灵融入的美。那样的美是在沈书枝的身体里,那念念不忘的年复一年的思绪里。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