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决战在一线】银号村来了帮扶贴心人

老尹渠村吃上“甜”水了!老尹渠村终于有了一口直径3米、深8米的水井,清澈甘甜的井水通过供水管源源不断地流进村民的家里。

时间回到一年前,包头市固阳县银号镇银号村老尹渠自然村的村民喝的可不是这样甘甜的井水。村里的老井是20多年前打的,由于井周围的杨树根伸到了井里,浸泡了树根的井水充满苦味,再加上井内的管道严重老化,老井基本抽不出水了。

去年4月份,老尹渠自然村经过行政合并,成了驻村干部王鹏包扶的村子。67岁的村民小组组长张兰锁找到王鹏,说出了全村人的一个心愿:“我们全村15户、40多口人喝的水都是苦的,现在连‘苦水’都要喝不上了。村民没有资金打新井,你能帮帮我们吗?”

井水水质差,还面临干涸。这是全村人的一块心病,也成了王鹏的“心事”:如果连改善村民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做不到,这个帮扶干部还怎么当?王鹏暗下决心,一定解决好老尹渠村饮水安全问题。

实地考察、筹集帮扶资金、选址、钻井……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和施工,一口能为全村提供人畜饮水的水井终于完工。“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包扶单位包头市公安局,感谢咱们的驻村干部王鹏。”看着水龙头里不断流出的清水,张兰锁抹着眼泪说。

2016年4月,包头市公安局乌素图治安分局大队长王鹏被派到银号镇任镇党委副书记兼银号村第一书记,开展扶贫工作。老王破案有一套,驻村帮扶也不含糊。不到一个月,他就快速准确地掌握了村里情况和农户信息,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民情信息管理”方案,实现了“精准管理、精准服务、精准扶贫”的工作目标。

精准识别只是第一步,产业才是脱贫致富的源头活水。银号村是固阳县后山地区的一个农业村,大部分村民种植土豆。看到村里有多个秋冬季存储土豆的“大窖”,王鹏就开始在这些窖上打起了主意。一次外地学习给了他启发,是否可以利用扶贫资金在村里土豆窖内种植蘑菇呢?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银号镇党委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购置菌种配料、聘请专业技术人员……2017年7月,5个土豆储藏窖成功种植出了4万多棒蘑菇。

“我们利用储藏窖春夏两季空置阶段在窖内种植食用平蘑,每栋可产平蘑4000多斤,每栋产值5000元。每年6到9月种植蘑菇,秋收前清理菌棒、消毒,又可以储存土豆。今年,我们种植蘑菇的贮藏窖能达到13个,菌棒已经预定,预计6月份就可以开始种植了。”王鹏说。

走进黄芪种植大户刘瑞国的厂房,入眼的是几台正在“隆隆”作响的机器,经过清洗、烘干、切片、筛选等一系列工序,一袋袋片装黄芪“新鲜出炉”。“以前,1公斤黄芪也就卖15元左右,现在经过加工,每公斤能卖到150多元,价格翻了十倍。”刘瑞国乐呵呵地说。

要想效益好,就要既种好也卖好。除了种植土豆,种植黄芪也是银号村的传统项目,虽然每年黄芪产量不少,但由于价格较低,农民收入一般。因此,王鹏先后两次带领村里的种植大户到河北安国市药材市场、赤峰喀喇沁旗牛营子镇药材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行情,让种植户开了眼界,也跟外界有了联系沟通。今年,刘瑞国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成功注册“固银虹”商标,黄芪远销安徽、河北等地。

看到刘瑞国尝到了甜头,别的村民也坐不住了。王鹏介绍说,今年还有3家农户要购置机器进行黄芪加工,这样一来,全村就有5户参与到黄芪加工中了。其余种植黄芪的村民,可以就近将黄芪卖给加工大户,不仅省了销售的麻烦和成本,还能卖得比市场价高一些。

发展产业的大事儿蒸蒸日上,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也没落下。为满洞渠自然村盖了3栋标准化土豆储窖,解决了全村土豆冬储无窖的难处;为三分子自然村建公厕一座,村里老年人上厕所方便了;硬化村路2000多平方米,下雨下雪出行不再难;帮助银号村500余亩耕地实现旱改水滴灌种植;先后印发了500多张便民联系卡,方便年纪大、有病的村民和帮扶干部联系……一件件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上,王鹏与村民的关系也越来越近。村民都说,银号村来了帮扶贴心人,离脱贫致富的日子不远啦。

[责任编辑:孟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