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直面生活的勇气和自信 走出动感人生

2018年3月18日,第一次来到巴林左旗林东镇白音高洛村谷家营子“无腿硬汉”于海江的家时,他正在院子里检修农机具准备春耕。“我虽然比别人少两条腿,但我不想过得比别人差,既然活着,我就想活得精彩点儿。”

很钦佩他不屈的意志,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如果你的人生遇到坎坷,是在深渊里痛哭,还是拼命向上爬?没有双腿的白音高洛村谷家营子于海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于海江是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白音高洛村人,今年45岁。2003年在外打工的他,听说家乡发生地震,匆匆忙忙往回赶。然而,在回家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他双腿截肢,妻子离开,留下了3岁的儿子。家里还有聋哑的母亲和年迈的父亲。他想过轻生,死和活只是在瞬间,但在那一瞬间,儿子喊爸爸的声音还有年迈老父亲叮咛的话语,他还是选择活下来了。可是,面对残破的家庭和自己失去双腿的困境,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尖锐地撞击着他,怎么活?如何活?年仅27岁的他陷入深深的纠结中。由于家庭条件和经济上的不富足,他住院三天就出院了,回到家里治疗。一年后,余留两寸多的腿部基本痊愈。他自制长宽一个60公分木板托在腿的底部,用手撑起板凳替代脚走路……

2004年,当母亲用毛驴车把他拉到山上薅草,看着地里的草。他哭了,但是他还是咬着牙薅完了一条垄。可在他的身后留下的是木板拖地的深沟,残存的腿部磨出了血迹。他深知翻地、播种、薅草、仅靠两只双手是无法实现的。第二年,他四处借钱买了一台拖拉机,把拖拉机用脚的功能全部改为用手的功能。当他把拖拉机开到地里时,拖拉机后面跟着部分乡亲,开始时还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当他把田野翻成一条条垄时,一片欢呼的声音响起。从那以后,于海江在农机机械使用上一发不可收拾。从播种机到收割机、从三轮子到四轮子,就连绑笤帚加工的机器他都改装成手用的。

2017年,于海江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他发誓要摆脱贫困。劳累一夏天的他,冬天时绑起了笤帚。绑笤帚是一个手艺活,手脚脑并用。他把用脚的工艺改装为用手,绑出来的笤帚又美观又结实。他还亲自到市场销售。

27年来,无论多苦,他供儿子念书学业有成,他和聋哑的母亲用手势的交流传递着孝子的真情,他不知多少次自己开着三轮车把85岁多病的老父亲送到医院。27年来,他坚持每个月拿出200多元给父母买药。27年来,他从种3亩地到现在承包种植100多亩,从一无所有到有了一处房子一处院,大小拖拉机5辆。他说,种地时,好弄的自己完成,不能完成的换个工。也正是这样,于海江靠着手撑着板凳行走,27年来,手掌磨坏了10多条板凳,走路、修机械,他从没离开过板凳。一双手茧子硬硬得一层。也正是这样,他感受到打拼创业带给他的尊严感和满足感。

“人家喊我老于,有时还喊我于老板,我感觉自己很牛,腰杆直起来了,我能帮助别人,别人能找我,我就很高兴了。”“有一句话叫做,忘我。你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哪还有痛苦?外面的人看你觉得好像你很痛苦,很焦虑。可实际上,我是幸福的。”

这话说的实在,说出他直面生活的勇气和自信,即便他失去了双腿,依然顽强地找到人生的平衡,走出动感的人生。

一只病小鸟,难上九重天。梦想何时现?努力伴终生。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