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好事家藏万卷书

 

清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晓岚有一副名联云“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忠孝是做人的大道,读书耕田是济世的根本。耕读传家被人们作为一种尊崇,成为一种仰慕的家风代代流传,至今在许多农村的古宅廊柱上还可以看到“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家训对联。

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文明的传统农业大国,乡间闾里都有着浓厚的耕读情结。即使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读书人,如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会被人嘲笑。躬耕以亲稼穑,勤读以知礼义,安身立命进而齐家治国。过去,在农村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农民,也会尊称读书的人为“先生”,也会希望自己的儿孙成为一个识文断字、知书达礼的人。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小的时候因为家贫没有能上学读书而抱憾终生,希望我们几个儿女圆他们的读书梦。

“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这是宋代王禹偁的一句诗。躬耕垄亩换来五谷丰登养家输税,藏书万卷可以留给后代修身养性,这在古代读书人看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陆游《题斋壁》诗里也说“力穑输公上,藏书教子孙”,他过着“晨炊躬稼米,夜读世藏书”的生活,觉得俯仰无愧于天地。我想,自晋代陶渊明过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的归园田居生活,耕读便更加成为历代知识分子向往的生活方式。

“万卷藏书抵万金”,读书人历来把藏书看得比什么都珍贵。“藏书充栋读至老”的陆游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主,在《冬夜读书》里他说“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在《遣兴》里又说“有酒一樽聊自适,藏书万卷未为贫。”是啊,君子忧道不忧贫,所谓“守道何妨贱,藏书不尽贫”,读书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讲究“万卷藏书富,千金市义多”,只要有书这一丰富的精神食粮就够了,明代薛瑄云“万金之富,不以易吾一日读书之乐也。”

“胸中万卷书,足下四方志”,读书人大都有远大的志向,所谓“要成远业待时须,故遣读书破万卷”。但“万卷藏书不救贫”,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时,也会叹老嗟贫,抒发不如意之情。所以诗人们每每有“读书万卷不直钱,逐贫不去与忘年”“耽书自笑已成癖,煮字元来不疗饥”之类的自嘲,宋赵蕃《寄怀》诗云“读书万卷不充饥,枵腹吟哦大似痴。不是邻僧能送米,囊空何以续晨炊”,这是在反思读书怎么连个肚子都混不饱。在崇尚边塞立功的唐代,一生坎坷的诗人李贺设问“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即使是盛唐的岑参也会有“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的感慨,一生穷愁的清代诗人黄景仁更作愤懑语云“百无一用是书生”。

但读书人毕竟能想得通、想得开,常常用“富贵于我如浮云”来安慰自己。要么不肯沉潜于下,所谓“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要么傲视王侯将相,所谓“诗万卷,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要么以诗酒宽慰自己,所谓“有酒一樽聊自适,藏书万卷未为贫”……这就是读书的品性与骨气,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善以读书养浩然之气,所以使读书成了一件高雅无比的事情。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说:“读书万卷不谋食,脱粟在傍书在前。要识从来会心处,曲肱饮水亦欣然”,即使箪食瓢饮、粗茶淡饭,也要不改读书之乐。

在书中可以心游万仞、神交古人,文人们对藏书读书乐而忘忧。藏了书你就得读,认真地读。宋赵蕃说得好:“今人藏书务书多,昔人读书病书少。藏书不读竟何用,岁老财供蠹鱼齩”。读书读多少为好?当然是杜甫说得“读书破万卷”了,这样才能“下笔如有神”。这种感觉是大读书人的共同体会,苏轼认为“读书万卷始通神”,杨万里说“读书万卷笔有神”……如陆游所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读书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要有“三日不读,口生荆棘”的感觉。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清代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也说得好:“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读书是件雅事,在哪里读古人是很讲究的。辛弃疾《贺新郎》词云“堪笑高人读书处,多少松窗竹阁”,松窗竹阁这是古人书房外的布置,古人还有在精舍小筑读书的。一卷在手,“香烟袅袅闲萦几,书卷纷纷静满床”,多么惬意啊。即使在漫长的冬夜,读书时“夜窗风雪一灯青”,也非常美。雅事当有雅兴,古人书房外爱植竹,苏东坡有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书房外可如此布置:“门前更种千竿竹,堂上还堆万卷书”,这个境界够美。宋张耒乃令说“堂有书万卷,园有竹千竿”,这是读书的好环境。当然简陋些也不妨读书,刘禹锡说“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茅屋虽陋不掩其雅。元张可久《人月圆》词云“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有书有酒有茶,茅舍里节奏又不快,“万卷藏书读尽时”,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爱读书的人是手不释卷的,病了也得有书相伴。像陆游读书“万卷纵横眼欲盲”,年纪大了也不辍读,自云“鬓毛焦秃齿牙疏,老病灯前未废书”。他病了也不忘读书,《九日小疾不出》诗云“头风初愈喜身轻,书卷时开觉眼明”。他有一首诗的题目叫《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看来也是个夜猫子。读书人都知道临睡前得捧一本书,不然很难入睡,像我就在靠墙一侧的床上堆满了书,入睡前随手抽一本。后来我看古人也有这个习惯,陆游就有“床头亦有闲书卷,信手拈来倦即休”“酒杯不解为愁敌,书卷才开作睡媒”“雨声欲作海棠祟,书卷只为春睡媒”“酒是治愁药,书为引睡媒”的诗句,贺铸在《调北邻刘生》也说“吾床何容凡物坐,书为睡媒即床卧”。

宋人周耕云有诗云“宝藏书册教儿读,土视功名与世违”,一些读书人一边粪土功名,一边想着藏书能传给子孙。陆游有云“幸有残书卷,犹堪付小儿”,张孝祥说“问将何物为儿寿,付与家传万卷书”。黄庭坚多次说过藏书留给子孙的好处,“万卷藏书宜子弟,十年种木长风烟”,还说“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yíng,竹笼。)常作灾”。大家都认为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诗书,宋代赵蕃有诗句说“保家匪乏千金产,教子必以万卷书”,明代邓林也说“家藏书万卷,子孙未为贫”,书是留给子孙最好的礼物。

我小的时候,在村里常看到一副对联:“门前车马非为贵,家有子孙不算贫”,就琢磨:为什么呢?子孙靠什么来笑傲富贵。现在想来答案很简单:读书!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诗云:“宦途至老无余俸,贫悴还如筮仕初。赖有一筹胜富贵,小儿读遍旧藏书。”我现在看到小儿喜欢读书就感到特别欣慰。

[责任编辑:何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