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同心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

4月的内蒙古,草木萌发,柳绿桃红,人勤春早,五畜兴旺,到处呈现出一派团结和谐的景象。

民族团结是内蒙古的光荣传统,模范自治区是对内蒙古的最高褒奖。

上世纪五十年代,内蒙古被誉为模范自治区。进入新时代,内蒙古如何一如既往地呵护好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让这块金字招牌永放光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自治区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区提出的守望相助、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等作为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不断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谱写了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的壮丽篇章。

守护好民族团结生命线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的殷切期望,自治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财政支持力度,加快补齐民族教育、就业促进等短板,进一步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支持旅游和其它特色产业发展,为扎实推进新时代模范自治区建设夯实了基础。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是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的根本保证。自治区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坚持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实施思想筑边、组织固边、富民兴边、帮扶强边、共建稳边“五边行动”,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力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有序。

前不久,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创建工作水平等方面,提出了19项创新举措。

为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开展,自治区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自治区党委对盟市、厅局党建考核的重点内容,纳入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纳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纳入各级党校培训计划,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考评体系,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指标予以量化,使其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促进“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重要平台。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30个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208个单位获评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相继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市。

自治区深入持久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活动,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内蒙古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张宝成说:“内蒙古一直有着民族团结进步的优良传统,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始终保持了各族人民一家亲的生动局面。”

今年4月29日,全区民委系统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暨脱贫攻坚现场会在苏尼特右旗召开。

自治区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牧业旗、边境旗市、“三少民族”自治旗、民族乡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截至2018年底,自治区共下达牧业旗县、边境旗市和三少民族自治旗等民族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134.2亿元,比上年增加16.7亿元。安排18个民族乡的自治区财力补助由10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

自治区大力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希望内蒙古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前不久,自治区党委十届九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决定》。

绿色是内蒙古最大的财富,美丽内蒙古是全区族人民共同的梦想。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自治区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治区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煤炭、稀土转化率分别提高到38.4%和80.6%。着力促进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粮食产量超过700亿斤,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3%。加快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4%、增加值增长17.1%,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9.7%。旅游业总收入突破4000亿元,增长16.6%。统筹做好大草原、大森林、大沙漠、大湖泊、大湿地保护工作,一体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推进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进一步筑牢了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作为世界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成功创建了联合国认可并写入决议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在全球荒漠化治理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从生态环境恶劣,寸草不生,沙尘肆虐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资源逐步恢复;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库布其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绿色名片”。

库布其是我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的一个缩影。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要求,内蒙古坚决守住生态底线,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生态建设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呼伦贝尔市依托绿色优势,走出了一条美丽与发展双赢的路子;乌海市大力实现转型升级,由过去污染严重的煤城,变成了美丽的湖城;苍天圣地阿拉善大力挖掘沙漠、胡杨等旅游资源,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美丽内蒙古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正如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所言:美丽内蒙古,必定是天蓝水清地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蒙古;必定是各民族团结和睦、边疆稳固安宁的内蒙古;必定是人人享有优质公共服务和公平发展机会的内蒙古。

谱写社会和谐新篇章

前不久,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2018年度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等10个国贫旗县、清水河县等13个区贫旗县分别退出贫困旗县序列的公示,标志着我区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自治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各级财政投入扶贫资金147.9亿元,增长21.6%,预计全年减贫23.5万人。

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

自治区进一步强化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机制,自上而下整合扶贫力量,设立18个专项工作推进组,向57个贫困旗县派驻脱贫攻坚工作总队,精准选派贫困嘎查村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制定三年行动实施意见和30多个配套文件,注重搞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2.62%下降到1.06%,进一步夯实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

2019年,自治区正向着确保实现14万贫困人口脱贫,20个贫困旗县全部摘帽,676个贫困嘎查村全部出列,基本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的目标挺进。

自治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2018年,全区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1%。提高了养老、医保、低保、特困人员、困难残疾人和边民补助标准。102个旗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信息化教学应用覆盖93%以上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通铺”、旱厕、淋浴、供暖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民族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要大力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帮助广大农牧民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起来。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回信,亲切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回信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意见》,启动了《全区乌兰牧骑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研究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为推动乌兰牧骑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全区组建了200余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各地区还组建了草原巾帼乌兰牧骑、法治乌兰牧骑等业余乌兰牧骑。自治区将充分发挥乌兰牧骑的独特优势,把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生动实践作为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先导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绿色、文明、健康、平安内蒙古……建设新时代模范自治区,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2500万各族人民满怀信心,一如既往地呵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让模范自治区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