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五原县推进盐碱地改良工作纪实

红花采摘

重度盐碱地改良成果

盐碱地里种稻插秧

“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年年辛苦都瞎忙,大片土地尽撂荒。”这是过去五原县盐碱地的真实写照,也是当地农民面对盐碱地束手无策时的无奈感叹。

今年夏天,笔者驱车来到五原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区,平坦的小油路一路畅通,一行行杨柳郁郁葱葱,一块块条田宽展平整,一道道沟渠配套相连,生机勃勃的小麦田、油菜田、水稻田点缀其间,一幅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树成行的田园画卷徐徐铺开,全然不见昔日“满眼一片白茫茫,寸草不生碱圪梁”的景象。“出乎意料,变化真大”,这是大家的共同感受,短短一年时间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专家:多管齐下改良修复盐碱地

五原县位于河套平原中部,耕地土壤类型主要为灌淤土,总面积230.5万亩,其中非盐碱化灌淤土107.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6.6%;盐碱化灌淤土123.1万亩,占耕地面积53.4%(盐碱化灌淤土中轻度的占29.0%,中度的占19.0%,重度的占5.4%)。盐碱化灌淤土含盐量在0.3%~1.0%,盐斑含盐量大部分超过1.0%,一般作物很难捉苗,只能种植向日葵。非盐斑也由于盐分含量较高,抑制作物生长,一般产量较低,仅为非盐化灌淤土产量的30%~70%。

2018年,五原县率先启动实施隆兴昌镇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下设田间工程规划设计组、田间工程施工组、技术对比展示组、耐盐牧草规模化种植组、生态循环养殖组等15个专项推进工作组,列出66项重点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探索盐碱地改良技术路径和盐碱地改良后的多种经营模式,为全市乃至全区大面积实施盐碱地改良示范打样。该项目区位于隆兴昌镇,涉及3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1209户4137人,其中贫困户80户127人。项目区共有盐碱化耕地5万亩,其中轻度0.75万亩,中度2.5万亩,重度1.3万亩,盐碱荒地0.45万亩,是我市最具代表性的集中连片盐碱区。改盐工程与中国农科院等17家科研院所、30位专家合作,开展22个研究课题试验,引进73家企业试验改盐新技术21项、改盐新产品36个,采取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五位一体”技术改良土壤5万亩,叠加实施“上膜下秸”技术2000亩,“暗管排盐”技术5600亩,为发展绿色产业创造条件。

万事开头难。初期的改良并不是那么顺利,盐碱地成因十分复杂,盐分的运行规律极难掌握,科研经费有限,科技队伍力量薄弱,再加上当地农民的怀疑和不配合,使盐碱地改良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卜玉明是胜丰镇美丰三组的村民,他家有耕地50亩,其中30亩地有着不同程度的盐碱,“没办法,摊上这碱地,收入不下几个钱,想要改变这盐碱地,我看你们是痴人说梦了。”种了一辈子地的卜玉明对于自家的盐碱地很是无奈,对于科研团队改造盐碱地的想法更是露出不屑的表情。卜玉明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

然而外界的质疑声并没有影响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反而成了激发他们的动力,科研团队依旧每天东奔西跑到盐碱地采样、尝盐碱,连着几天腹泻不止,搞田间试验,被蚊虫叮咬得满脸疙瘩,但大家有苦不言、痴心不改。项目实施以来,他们做了大量的盐碱地改良试验示范工作,采集了大量数据,开展了一轮又一轮面向农民的宣传培训,在五原县的盐碱地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仅一年时间就在20余亩盐碱地上取样4000多个,化验16000余次。从2012年开始,先后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联合开展盐碱土改良及修复集成技术研究项目,重点研究脱硫石膏、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等筛选试验工作,成功研究出改良不同程度的盐碱地使用脱硫石膏、有机肥、风积沙等的合理用量。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最佳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是“上膜下结”控盐抑盐模式,这一发现给越来越多的农民带来欢欣和鼓舞。

  企业:项目示范为盐碱地带来生机

一边是盐霜皑皑、草木稀少的连片荒地,一边却是犹如燃烧的朝霞般大片绽放的仿野生红花,拿着同一块土地改良前后的对比照片,笔者很难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这一惊奇的景象正是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区这一年来的成果展示。

土地改良以后,项目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耐盐牧草产业、生态循环养殖业、乡村旅游产业、光伏扶贫产业四大产业,昔日白碱漫漫、贫瘠荒凉的盐碱滩正在变身米粮川。耐盐牧草产业引进中储草、蒙草等14家企业集中流转2万亩土地,种植籽粒苋、野大麦、偃麦草等23种耐盐优质牧草1.6万亩、小麦及麦后复种牧草3000亩、肥料试验300亩。生态循环养殖业引进青青草原、金草原、美洋洋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新增优质基础母羊6000只,年出栏量3万只以上;引进内蒙古君羊牧业建设1万只国家级奶山羊核心育种场,打造50万只奶山羊养殖基地;引进兴禾源农业公司试验渔稻共生循环水产养殖、微咸水养虾150亩。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优势,将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区建成国内一流的盐碱地改良教学实验、实践操作、交流示范基地,与天籁湖影视城、农耕文化博览苑等旅游项目有机结合,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观光线路。光伏扶贫产业引进山路集团,为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每户3千瓦,除自家自用外,余量可以上传电网,预计年收益约3000元;新建义丰、荣义、迎丰3个村集体分布式光伏电站,年收益约5万元,在5个村民小组整村推进农户圈舍、屋顶、庭院等分布式光伏电站。

通过实施“改盐增草(饲)兴牧”示范项目,集成盐碱地改良技术路径,总结出可推广可复制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达到耕地增加、地力提升、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生态修复、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综合效益,为全市乃至全自治区大面积实施“改盐增草(饲)兴牧”工程积累经验、作出示范。

  村民:盐碱地上收获甜蜜收获希望

9月,走在天吉泰镇景阳林村,处处都是农民忙秋收的火热场景,丰收的喜悦荡漾在农民们的脸上。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自治区级特困村,耕地一半以上是重度盐碱地。该村五组农民祁五因盐碱地致贫多年,“种甚都逮不住苗,逮住苗的也没产量,一年下来不如不种,本也保不住。”祁五有苦难言。在盐碱地改良项目中,祁五家有试验面积7.6亩。通过采取脱硫石膏+有机肥+风积沙+机械深松综合技术,改良两年后,实现荒地变良田,亩增收200元以上。“种地,还是得相信科学!”看着长势喜人的庄禾,祁五高兴地说。种了大半辈子的盐碱地,两年就给改良成功,真真实实尝到了甜头,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复兴镇民生村村民张海军站在改良后成片浓绿的葵花林里,刚冒出个头顶。捧着硕大的丰收在望的葵盘,他按捺不住心底的喜悦,底气十足地说:“这块地过去是鳖酱地(盐碱地),逮不住苗,每年不但没收益还得贴籽种、化肥,县农业技术部门在我们村进行盐碱地改良示范,往地里倒脱硫石膏、磷石膏、腐殖酸、羊粪、秸秆等改良剂,土壤明显改善了,按现在的长势,每亩打四五百斤没问题。” 张海军试验面积40亩,属重度盐碱地,位于 “紫阳圪卜”试验区内。采用脱硫石膏+有机肥+机械深松综合技术,改良三年后,向日葵保苗率由30%逐年提高到80%以上,产量由50公斤提高到150公斤以上,亩均增收300元以上。

“2009年至今,我们通过‘暗管排盐’‘上膜下秸’等盐碱化改良工程的实施,土地由原来的只能种葵花到现在能种多种经济作物,亩产由原来的300斤增加到600多斤,一亩地增收500多元。低产田变良田,收入提高了,农民心里乐开了花,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积极改良土地。”五原县农牧业局副局长李二珍介绍道。

让贫瘠的土地有效释放活力,不是一朝一夕,更不是一招一式。经过多年的努力,五原县盐碱地改良效果显著,这让农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碱滩变良田的希望。从2009年起致力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试验至今,累计推广以脱硫石膏为主的综合改良技术16.5万亩,向日葵平均每亩增产35.2公斤,亩效益提高171.4元,总增效益2828.1万元。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