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三盛公水利枢纽丨 万里黄河,仅此一景

黄河,从青海高原奔腾而下,穿越崇山峻岭以巨龙腾飞的身姿和排山倒海的气势,浩浩荡荡奔流向前,流经巴彦淖尔平原,好像迷恋这里的平川沃野,缓缓流淌,润千里牧场,沃万顷良田,禾为之丰,草为之荣,诗为之兴,歌为之美。但面对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谁会能说黄河是一个传说呢?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是亚洲最大的、也是黄河上唯一的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素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之称。

因为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存在,流经巴彦淖尔345公里的黄河,成就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拉开了黄河在河套平原上舒缓而富足的旅程。黄河之水到此放缓流速并因此恩泽百万人,不由得再次对母亲河的含义加深了理解。

1959年,在位于巴彦淖尔市的磴口县、鄂尔多斯市的杭锦旗、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接壤处,一项大型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动工,因为工程距离磴口县县城所在地三盛公东南2公里,便被称为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1961年,三盛公水利枢纽截流成功,河水从这里缓缓流进两岸的良田,一条总长180公里的总干渠使河套灌区灌溉面积由过去的290万亩增加到870万亩,控制灌溉面积达1700万亩。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不仅仅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运、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325.85米的拦河闸、巍然屹立在波滔滚滚的黄河上,成为旅游时代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使这里成为了河套引黄灌溉辉煌历史的展示台和了解河套悠久农业文化的窗口。

从三盛公南望黄河,如一面平镜镶嵌在两岸绿树中,让人怀疑这不是黄河,而是一面湖水;转过身北望,闸下公路大桥如黄龙卧波,桥下则是河水翻腾咆哮,一直往北而去;向右看,闸右是鄂尔多斯高原将一片广袤呈现于黄河视线内;向左看,闸左水利发电站气势雄浑,蔚为壮观,构成一幅立体的黄河大写意。可谓“万里黄河,仅此一景”。

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运行以来,在农业灌溉、防凌防汛、工业用水、水力发电及交通运输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今,由三盛公游乐园、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河套源度假村三个景区组成的黄河三盛公风情旅游区,已经成为巴彦淖尔功能齐全的大型旅游景区。

在三盛公水利枢纽景区公园里有这样两个景点:一是籁之音;二是同心锁。古筝雕塑平躺于黄河河畔、三盛公水利枢纽景区公园的艺术广场,长27.5米、宽6.5米,重56吨,有21根钢丝琴弦,筝头以褐色为底纹,写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筝面板为淡黄色,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同心锁是三把锁环相扣的巨锁,银白色锁面上刻着“永固”、“永昌”、“永恒”六个大字,而“同心锁”雕塑由三盛公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中拆卸下来的拦河闸“退役”闸门制作而成,高27米、重240吨。

这一琴一锁,向人们讲述着巴彦淖尔这片土地上那些除三盛公水利枢纽之外黄河的灌溉往事。(选自《到巴彦淖尔来看中国》一书)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