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对混合垃圾出妙招 二中毕业生暑假变身“环保达人”

 “垃圾不合理的处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加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论知识认识,对投放有正确的了解,养成良好的投放习惯,我们首先要从源头控制垃圾产量。”昨日,毕业于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现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的大一学生徐沛与高中时期的4名同学组成了“环保小分队”,利用暑假跑遍呼和浩特市多个社区,宣讲垃圾分类,做问卷调查,希望凭借自己的力量为首府环保事业作贡献。

据悉,从8月10日起,徐沛就已经和朋友们“上岗”了。徐沛说:“暑假前,我们学校进行了‘美丽中国行’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讲大会,我参与其中,了解到今年大连市的社会实践主题是垃圾分类,我觉得这个主题也完全可以融入到我们呼和浩特,所以暑假回来后我联系到曾经的同学,一同开展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社会实践宣讲活动。我们进行宣讲之前,先做了许多问卷调查,发现很多市民不知道垃圾如何分类,也不知道垃圾的具体属性,经常是将所有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放在一起,这对于垃圾的后期处理有很大的阻碍。”得知了这一点,徐沛一边宣讲垃圾分类知识,一边寻求在垃圾不进行分类处理的情况下的环保处理办法。

徐沛经过多方联系得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李爱民教授拥有一项专利,此专利是能够将混合垃圾进行水分分离,把所有垃圾中的水分过滤出来,形成可用于制作肥料的氨水,而剩下的干垃圾在后续的焚烧环节和运输环节都会大大减少成本。为此,徐沛最终与李教授达成共识,此项专利可以由徐沛使用。于是,徐沛在假期里制作了许多专利使用效果的视频资料,跑到我市的环保部门去进行解说。目前,我市已有相关部门有意向将此专利进行试用。

徐沛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作为一名呼和浩特人,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能有机会将这项国家专利运用到家乡建设中,经过多次申请,我现在已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李爱民教授的‘生物热耦合’垃圾减量处理技术专利的推广使用许可,近期正在积极将此项国家前沿技术推广到呼和浩特市各大垃圾处理厂,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处理,减少能源消耗,助力呼和浩特绿色发展。”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