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非遗”进课堂 传承更久远

据《北方新报》报道,本学期,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将推行“非遗”和民间手工艺进课堂活动,引进剪纸、布贴画、金属丝编、麦秸画、皮画5个非遗项目和穿珠等民间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在公共选修课中实施。

散落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代表着中华民族特色历史文化精髓,珍贵性不言而喻。但一直以来,如何将“非遗”发扬光大是个难点、痛点。一些“非遗”项目养在深闺人未识,知者甚少,谈不上弘扬;甚至个别“非遗”项目,面临着无人问津,后继无人的尴尬。一旦现有的继承人故去,将会遭遇断档失传的危机。

不能让老祖宗的绝活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酿成遗珠之憾。如今,保护“非遗”已成为文化热词。我们欣喜地看到,内蒙古师范大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全面系统地纳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可想而知,在学习的过程中,由疏远到亲近,由无知到了解,学生们对“非遗”的感情一步步被激发。潜移默化中,使“非遗”达到了薪火相传的目的。

学生时期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只要他们成为“非遗”的粉丝,“非遗”传承会更久远。“非遗”进课堂,不仅要针对大学,其他层级的学校都要有此意识,积极参与其中。保护“非遗”,弘扬“非遗”是一方面,另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责任编辑:孙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