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比较文学法美学派的有效嫁接

长期以来,我国公开推出的比较文学教材,如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乐黛云的《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张铁夫的《新编比较文学教程》、陈惇等人的《比较文学》等,出于教学需要,一般都将以实证为特征的法国学派和以审美批评为特征的美国学派,编写为两个独立章节,切分为似乎两张毫不相干的“皮”,初涉比较文学之门的人一般也认为理所当然。言考其实,有所出入。经典的法美学者论述,均一致反对比较文学研究“画地为牢”,主张突出重围,不断走向两者的融合。法国学者艾金伯勒早在1963年就认为,对那些与我们大相径庭的文明所产生的小说作系统研究,并不以按照一定的历史顺序排列的‘事实联系’为根据,我们能说这种研究没有价值吗?言外之意,影响研究不一定万能,应该走向二者之间毫无联系的作品的内在价值、内在规律的研究。美国学者韦斯坦因在1964年对二者的“割裂”同样表示重重忧虑:“如果文学研究降格为一种材料的堆砌,那就丧失了它的尊严,因为这样文学艺术品的美学价值就不再受到重视了。”美国学者韦勒克1970年也明确呼吁“比较历史上毫无关系的语言和风格方面的现象,同研究从阅读中可能发现的相互影响和平行现象一样很有价值”。无疑,中国学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似乎对这些西方学者的担忧或忠告有所忽略,甚至忽略得还“理直气壮”。这显然无益于学界全面认识西方比较文学学科的“原初”理论并运用于实践中,无益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全面建构,更无益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领衔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比较文学实证方法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正好顺应了比较文学学科的“原初”精神,填补了学界空白,特别向初涉比较文学的年轻学人昭示了努力的方向。该著立意高远,架构宏大,由“导论”“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的比较文学观”“法国学派中的审美与美国学派中的实证”“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内在精神的相容性”等七章和“结语”以及“附录文献”构成,首次在国内学界较为翔实地梳理、探讨了比较文学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容、共通之处。该著呈现出了以下三大鲜明特色。

强烈的问题意识,浸润着深刻的学术关切。

该著“导论”首先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比较文学实证与审美批评关系问题,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认真梳理的重要学术课题。但这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却被长期忽视了。”开篇就表示一种“关切”,一种出自同行内心深处对我国比较文学界的“忧患意识”,成为展开学术研究的起点,也昭示了作者对我国比较文学学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思考。

丰富的材料分析。

该著蕴含着丰富的材料分析,例如第五章“法国学派发展中的矛盾性及其意义”第一节有关朗松对文学研究实证性与审美性研究之统一的论述:“文学史家朗松将文学研究纳入‘史’的范畴,但他并没有否定文学研究与‘批评’的关系一致性,朗松在推举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同时,也没有否定文学的审美批评性研究。”

简洁的语言风格。

比如“结语”中的一段有关雨果的论述:“他的专著《莎士比亚传》对莎士比亚的探讨,充分体现了学术研究的比较意识与整体思维。雨果有意识地把莎士比亚置于宏阔的文学史上已有的大家系列中加以相互观照,观照中既强调共性,又突出差异,使其以极其鲜明的特色和罕见的丰富性呈现出来,进而彰显其在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价值和地位。他的莎士比亚评论已经运用了后来被称为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方法。

总之,《比较文学实证方法与审美批评关系研究》立论踏实,分析细致、深刻,论断明确、严谨,实现了比较文学法美学者的期盼,并有所发挥、创新,做到了法美学派的有效嫁接。艾金伯勒所呼唤的“将历史方法与批评精神结合起来,将案卷研究与文本阐释结合起来,将社会学家的审慎与美学家的大胆结合起来”的比较文学研究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费小平)

[责任编辑:李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