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矫矫玉龙起 巍巍红山高 ——记赤峰新城玉龙广场

龙者鳞虫之长。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本草纲目·翼部》

我在黄昏的时候来到玉龙广场,彼时夕阳的余晖里,广场上弥漫着一种来自远古的神秘和庄严。

广场名为“玉龙”,自是得名于翁旗乌丹三星他拉出土的“C”形碧玉龙。而广场中间的标志性雕塑也再现了“中华第一龙”的辉煌。它是由清华美院设计,以“C”形玉龙叠加造型而成,层层叠叠,连绵不断,生动地再现了玉龙腾飞的活力昂扬。

雕塑名字为“飞龙在天”,连底座高18米,有27层鳞组成,远看似凤,有龙飞凤舞,龙凤和鸣,龙凤呈祥之意。

遥想八千年的辉煌,赤峰红山,燃起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烟火,红山碧玉龙的横空出世,奠定了一个伟大的文明标志。人们对于祖先的崇拜,对天地的敬畏,以玉龙为载体,生生繁衍,世世延续,成就了华夏灿烂的文明。

一盏,两盏,三盏……街灯渐次亮起,橘黄的光晕里,这龙夭矫灵动,仿佛在下一刻就冲天而起,奔雷逐电。

龙,中华民族的伟大图腾。玉龙广场所有的景观都与龙有关,这里,演绎了一段龙的文化,龙的传说。自广场至锡伯河全长1500米、宽4米、深0.8米的龙行谷里,清澈的水中摆放999块刻有不同时代、不同书体、不同民族龙字的玉石,隐约在微晶玻璃和两侧的灯光中,朦胧而神秘的美丽。水中游鱼,绿藻浮动,安静,安详,一种无法言说的美轮美奂。

夜,轻轻地拉开了帷幕,广场上的龙形都笼罩在这温柔的夜色里。两侧的龙柱上,一条条“蟠龙”“虬龙”“应龙”“苍龙”“青龙”“神龙”“玉龙”“石龙”“蚌龙”喷云吐雾,遒劲飞扬。手指轻轻划过每一条纹理,感触着那份苍凉的温暖,心绪万千。

玉龙广场上,还有一份令人瞩目的惊奇——位于下沉式南广场水幕石壁上长180米的浮雕群,雕有从红山“C”形到明清舞龙,团龙乃至中华民国铜币团龙等中华龙的纹样图像进行展示,是中华龙文化的另一种集中表达。

据《尔雅》记载,龙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也就是说,龙是集合了多种动物的特点的一个综合体,那么,代表着亿万炎黄子孙的龙图腾,最初是什么样子呢?

2003年,一批考古队员来到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兴隆洼文化遗址。

兴隆洼文化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遗迹十分清晰的原始村落,经过碳14测定:兴隆洼人生活在距今8000年以前,是红山人的先辈。

2003年10月21日,在兴隆洼文化遗址的一处现场,考古队发掘出一个面积为4平方米的灰坑。在灰坑里,他们清理出了6个存放食物的窖穴。清理完6个小坑之后,发现中间还有一个大的灰坑,被6个小坑紧紧环绕。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大坑中的灰土清理干净,一个意想不到的东西出现了:由许多石块和陶片组成的S形动物静静地躺在那里,很明显,那是一条距今8000年以前龙的形象——很显然,八千年的祖先们,已经开始崇拜龙,龙,在那时候已经是神圣的图腾。

夜色更深,华灯熠熠。玉龙夭矫,舞动千年辉煌;矫矫玉龙,巍巍红山,千年沧桑,千年文明。龙的形象深植心中,深植于每个华夏子孙的血脉里。

龙腾四海,九天风雨应时来;兴云吐雾,追风逐电叱神州。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对每一个华夏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泱泱大国,华夏神州的大图腾!

[责任编辑:张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