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哪种诗,杜甫写不过王维

大唐乾元元年春,中书舍人贾至早朝之后回到中书省,作了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的七律诗: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早朝指的是群臣及外国使者早晨到朝廷朝谒国君、汇报重要的事情,也称朝参。唐代朝参有三种形式:一是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的最隆重的大朝会,参加者有王公诸亲、在京九品以上文武官员、地方上奏的朝集使以及蕃国客使等;二是朔望朝参,就是每月初一、十五的早朝,参加者为在京九品以上的文武职事;三是每日的朝参,亦称常参,一般不用摆列仪仗,参加者称常参官,都是五品以上的官员。

从“衣冠身惹御炉香”来看,贾至的这次早朝是朔望朝参。朔望朝参殿上设熏炉、香案,依时刻陈列仪仗,在御史大夫的带领下,群官按品级于殿庭就位,皇帝始出就御座,群官在典仪唱赞下行再拜之礼。

早朝对于贾至这样的常参官来说,本来是天天都有的事。即便是朔望朝参,每月也有两次。那这次大明宫早朝之后为什么要写诗呢?原来,这次的早朝非同一般。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边镇守将安禄山、史思明联合契丹、突厥等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国皇帝,五月攻破潼关。潼关形势险要,又有大将哥舒翰率重兵把守,本来万无一失。但奸相杨国忠怕哥舒翰功劳太大,威胁到自己的相位,就对唐玄宗说潼关外叛军不堪一击,要哥舒翰出关歼灭叛军。唐玄宗就频繁地派使者到潼关,逼哥舒翰出关,结果20万大军全军覆没,哥舒翰被俘。

此前,潼关守军每晚都点燃烽火台,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就一座接一座地点燃“平安火”,很快就传到长安。如今潼关失守,从潼关到长安之间的地方官员和守兵纷纷弃城逃走。晚上,烽火台没了“平安火”,唐玄宗才感到形势危急,便与杨国忠带着杨贵妃和一批皇子皇孙,在将军陈玄礼和禁卫军护送下逃往四川。沿途的官员都已逃走,无人接待,他们在饥饿中走了3天才到了马嵬驿。此时,随行的将士发生兵变,杨国忠被杀,杨贵妃被高力士用白带勒死。马嵬民众拦着玄宗请他留下一同抗敌,玄宗不从;百姓就拦下太子李亨,玄宗无奈留下太子,自己去了四川。

天宝十五年七月,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唐肃宗),并将当年改为至德元年。同时,遣使上表尊玄宗为太上皇,布告天下。九月十七日,李亨派出唐朝大军联合朔方及回纥、西域之兵,从凤翔出发,东讨叛军。至德二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十月十八日,收复东京洛阳。唐肃宗于十月二十三日驾还长安,十二月迎接太上皇还京。至德三年二月,改至德三载为乾元元年。贾至诗中所写的“早朝大明宫”,很可能是肃宗蒙尘回宫改元后的第一个望日朝参,自然有其特殊意义。

贾至作此诗还有另外一层原因。玄宗幸蜀时,贾至作为中书舍人亲随。肃宗在灵武即位时,玄宗让贾至拟写传位册封的文书,册命曰: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候克复两京,朕当怡神姑射,偃息大庭。

玄宗看了册文叹道:从前先帝退位给我时,册文是您的先父所写。如今我将帝位交给储君,您又撰拟诏册。连朝累代盛大的典仪,都出自您父子二人之手,可谓难得。当时,贾至仆伏在太上皇面前,感动得呜咽流泪。

册命文书写得很巧妙,玄宗虽然称太上皇,但并非彻底放权。军国大事先拿给皇帝处理,然后还要报告给玄宗。等克复两京之后,玄宗就不再过问政事了。也就是说,当时太上皇仍握有权柄。他通过颁行诰旨、委派亲信大臣到皇上身边任职等方式,对肃宗进行渗透干预。

玄宗回京后,贾至仍是中书舍人,但肃宗未必喜欢玄宗的旧臣留在自己身边。因此,贾至作诗颂圣表露的是一种心迹,希望取得肃宗的信任,稳固自己的地位。  岑参和诗

称扬上司又展示才华

贾至不仅自己作诗颂圣,还呈给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僚友,以求形成一种群体效应,可见贾至是懂政治的。僚友们自然纷纷赓和,但这些续写唱和的诗作中,只有岑参、杜甫和王维的流传了下来。

岑参的和诗《奉和中书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云: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岑参当时为右补阙,官阶是从七品上,属中书省。贾至为中书舍人,官阶是正五品上,是岑参的顶头上司。因此,岑参的和诗写得工稳精到、中规中矩,既表现出对长官的恭敬称扬,又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首联说,鸡鸣报晓的时候,皇宫紫陌上的曙光还透着月夜的寒意,黄莺在京都的上空鸣啭飞翔,春意盎然,灿烂多彩。古今注家均以“春色阑”为暮春时节,因为“阑”有“残”“尽”之义。但如果是“暮春”时节,则季节近夏,“曙色”不当“犹寒”,“路上”不当“还有黎明的寒气”。这也就是说,如果“春色阑”是春色暮、春色尽的意思,则与上句“曙光寒”自相矛盾。由此可见,这个“阑”应当通“斓”,即斑斓、灿烂多彩之意。

颔联说随着皇宫里报晓的钟声响起,一道道宫门次第开启,白玉阶的两旁,警卫的仪仗队簇拥着许多官员。

颈联说花儿迎接着这些剑佩铿锵的官员,正是星星初落的时候;被微风吹动的柳条拂过旌旗,柳叶上晶莹的露珠还没有干。

尾联说只有贾至舍人这位凤池之客能作这样一首好诗,正如《阳春》《白雪》的曲子一样,使大家都难于奉和。

就赓和来说,岑参的和诗简直就是无瑕白璧。正如明代胡应麟所赞:“通章八句,皆精工整密,字字天成。”清代吴昌祺称赞岑诗说:“用意周密,格律精严,当为第一。”清代诗人屈复也说:“看其分和照应,花团锦簇,天衣无缝,诸早朝诗此首第一。”清代施补华更是直言:“《和贾至舍人早朝》诗,究以岑参为第一。”

[责任编辑:丛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