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红色旅游“红”了老牛坡

“要是能在这住上一宿,享受这安逸的时光那该多好。”几年前,北京游客崔怀盛,首次来到清水河县老牛坡村就被这个美丽乡村吸引了,但遗憾的是当时村里没有民宿。

可前不久,当崔怀盛再次来到这里时,几年前的愿望变成了现实,也让崔怀盛着实感受了一把红色旅游的魅力。

崔怀盛的感慨只是近年来清水河县在建设美丽乡村时,依托老牛坡村红色资源,推动当地旅游发展,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通过建民宿、农家乐、举办各类活动,多渠道助村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开发红色资源

走进老牛坡村,一座座红砖红瓦灰墙的建筑映入眼帘,清新古朴。清水河县位于我市最南端,整体位置处于“蒙、晋、陕”三省区交界和国家呼包银榆经济区、是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清水河,靠天吃饭,家家户户都有“天井”,遇上好天年,雨水就够解救一家人的吃水难题,遇上旱天,村民们只能到河里拉水。如今,清水河县政府加大人工造林,短短几年的时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0.1%增加到现在的32.9%,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清水河县打造红色旅游的基础。清水河县老牛坡村党支部是我党在抗战时期于内蒙古陕西两地交界地区成立最早的农村党支部。这里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别具魅力的乡村风情。

然而,在前些年,老牛坡村的红色资源还未被挖掘和开发,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薄弱,全村村民靠天吃饭,不少村民选择了外出务工。

如何让革命老区重焕风采?如何让村民脱贫致富?为此,清水河县以老牛坡村这个革命老区独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通过建立党员教育基地,推动当地旅游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这也让老牛坡村这个革命老区在经历了80年的岁月风霜后,如今又焕发出灿烂的光芒。

“依托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打造美丽乡村,让村民生活在好环境里,还能增加收入。”清水河县县委组织部部长张科灵对此深有感触。

张科灵告诉记者,“老牛坡村下辖6个自然村,常住农户214户、487人,以前老牛坡与外界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连通,落后的基础设施使村民出行难、收入低,农民人均收入只有42元。是当时全县典型的吃饭靠返销、生活靠救济、花钱靠借贷的‘三靠’贫困村。”

对此,老牛坡村村民老韩最有发言权。“我家现在开的农家乐,党员到这儿进行学习体验就来我家吃饭,一个月下来收入可真不少。”说起现在的生活老韩的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之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累一身病也挣不上钱,而现在通过政府搞红色旅游,我们跟着党走,日子是越来越好过!”说起变化老韩感触颇深。

党员带动引领,政府加以扶持,通过开发红色旅游让老牛坡村的村民家家有活干,月月有工资,不用外出打工,在自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用老韩的话说,“如今的生活是既有活干又有钱赚。”

全域旅游落地生根

“今年是老牛坡村党支部成立80周年,走进老牛坡村党支部,穿上当年的军装,坐在会议室里听党课,参观党支部展览馆,在革命主题广场听讲解员讲述当年红军的故事,一条线走下来,脑子里思绪万千,看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巍峨的矗立在广场中央,看到改扩建后的抗战遗址,让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与酸楚,感念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前不久,随单位一同去老牛坡接受党性教育的市民张翔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了这样的感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0年5月,市委、市政府将老牛坡村党支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年又申报为全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据统计,前来老牛坡村党支部过组织生活、上党课的部门、院校逐年增多,累计接近6万人次,其中大学生“三下乡”累计达4500多人次。

“近年来,清水河县建设了老牛坡党支部展馆、红色文化广场、革命主题广场、廉政文化广场和会议报告厅,复原了老牛坡党支部旧址。在口子村上建设了长城文化展馆。在北堡村建设了学员生活区,改扩建了抗战遗址、革命烈士纪念碑,还建设了青龙洞山生态文明与八垧地湾精准扶贫现场教学点。”张科灵告诉记者,目前,老牛坡村已经确定了20户农家乐,通过把学员派到农户家去体验生活,通过同吃同住同劳动,使专题教育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现场教学和体验教学相结合,来不断提升老牛坡党性教育基地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此举就是要通过红色教育来传承红色文化,带动红色旅游促进全域旅游,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让老百姓脱贫增收致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依靠原生态的古村落优势,老牛坡村抓住机遇发展红色旅游。同时,清水河县政府也积极想办法出政策,通过修建道路、硬化街巷、改造水源、新建改造管网等措施推动当地的发展旅游。截至2016年底,老牛坡村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贫困人口从解放前的全部贫困降到目前的14户30人,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从老牛坡村的变化可以看到全域旅游正在清水河县落地生根。“老牛坡党支部是清水河县发展全域旅游的一个节点,以红色教育带动旅游业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清水河县境域内的全域旅游。”张科灵告诉记者,近年来,清水河县通过产业发展来促进农民增收和扶持村民开办农家乐休闲观光游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在老牛坡村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我们‘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做法,在基地运行管理过程中,保洁人员、安保人员和服务人员都优先聘用当地的贫困户和老百姓,这样在促进当地就业的同时,通过学员来这里学习培训,可以购买清水河县的特色农产品,帮助农户增收。”

重点发展红色旅游,帮助村民建红色餐饮、特色农业、手工艺制品、土特产生产销售,对农民进行定向培训,转变为教育基地服务人员,实现就业安置……通过依托当地独有的红色资源,老牛坡村让贫困村民扩宽了致富路子,彻底脱了贫。

“现在许多外村的姑娘想嫁到老牛坡村来!”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从外地返回村里发展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了。

[责任编辑: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