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一座城的成长

记者张启民摄 

通辽,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比起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这里更加闲适、安逸。闲适却不懒散,安逸而不颓废,伴着时光轴的滑动,70年间,这里发展之迅速、变化之巨大,有目共睹。

老摄影师邢宗仁用镜头平实地记录着发生过的一切——“你看,这是从前的向阳街,两边还都是‘趴趴房’,下雨的时候整条街都是积水,根本没法儿过人,现在房子建规整了,路也修好了。”“这邮政局大楼没多大变化,但你看当年,周围也没啥比它更高的建筑了,树都比房子高。”一张张照片,在昨日重现与今朝剪影中定格,见证了一座城的成长。

规划引领 破旧立新

通辽的城市建设是在“一条公路两岗楼,一辆汽车跑两头,一个公园两只猴,全城只有几座楼”的大屯子基点上起步的。改革开放之初,城区里仅有几条为数不多的狭窄街路,到1982年底,共有道路30条,总长92公里,面积78万平方米,沥青路面占道路总面积的39%,只有明仁大街、霍林河大街等主要街路安装了路灯,“二马车”“驴吉普”和“倒骑驴”担负着为人们出行代步的任务。住房供应基本以单位分配和个人自建为主,到1987年末,城区内各类公有住房138.7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仅为5.15平方米……城区规模小,城镇功能建设不足,发展空间十分受限。

若要追求城市发展,必须要找准城市定位,坚持科学规划。2003年4月,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一河两区,西移北扩”的城市发展战略——在与老城区隔河相望的西辽河北岸,毗邻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11.59平方公里范围内建设新城区。在各方力量的强力推进下,“道路窄窄、房屋矮矮”的格局被一点点瓦解,城区版图不断扩张,整座城市通过“跳出老城建新城,老城互动新城发展”释放出强大发展动力。2016年,全市共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54亿元,其中主城区完成投资12.26亿元;开工建设了新世纪大桥、建国北路、胜利北路和北外环拓宽以及给排水、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推进了图书馆新馆、科技馆和12个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等社会事业项目;投资7.8亿元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自来水水质提升、公共厕所修建、环境卫生整治、小街小巷硬化亮化、交通标识设置等民生城建项目,并对垃圾围城、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交通秩序、广告牌匾等“城市病”进行了综合整治。如今的通辽城,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流如织,道路两旁高楼林立,建筑物鳞次栉比,各类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福耀集团、万达广场等相继入驻,一个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城区已初露芳容。

与民共生 和谐发展

如果说合理的规划布局赋予了城市灵魂,拔地而起的建筑物赋予了城市骨骼,那么每一个能动的个体,则最为深切地感受着城市发展的蓬勃朝气。

今年80岁的李才算是位“老通辽”了,坐在他宽敞的新家里,老人为我们讲起了一些往事,“小时候,我们一家人住的是政府分配的房子,记得房子分到手时也有二十几年的房龄了,那是三间青砖联体旧房,我们和姓贾的一家人各分到一间半,中间是两家共用的进户通道,里面堆放着大锅台、水缸、碗架、柴火啥的,等到我成家了,我就在哲盟行署家属房区旁边自建了两间土坯房,十几年后又在原地翻建成了45平方米的红砖平房……”2000年,棚户区改造项目覆盖到李老居住的社区,一家人拿着回迁新房的钥匙,终于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楼房。“过去只要外头下大雨,我们家里就跟着落小雨,屋顶是年年修、年年漏,一到冬天,烧煤烧柴火产生的浓烟都让人上不来气。现在好了,煤气、水、电都不缺,还是集中供热,房子南北通透,人心里也敞亮踏实了。”李老笑着说。

几十年间,像李老一家一样,大部分通辽人的居住条件都得到明显改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诸如水岸春城、万达华府、红星新城等一系列高档小区的进驻,各式高层住宅区、复式楼、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等拔地而起,人们的居住选择更多了,居住环境也更好了。

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积极帮助困难群众实现“住房梦”。据统计,2016年全市城市棚户区改造开工7961套,基本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094套,共完成71401户的危房改造工作,全年对5797户城镇低保和低收入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资金624.36万元。截止到去年年末,我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29.5平方米,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27.69平方米,住房保障工作成效显著。

站在霍林河大街上放眼望去,一片繁华景象,然而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之前,这里只是城郊一条又脏又臭的土明渠。“那时的通辽没修什么排水管网,污雨水合流后就被直接排放到霍林河大街的土明渠里。”市排水管理处副主任敖志刚回忆道。70年代末,我市建立了第一个污水处理厂,并配套15公里排水管线,之后又对排水系统进行了雨污分流制改造。到了80年代末,霍林河大街的土明渠被改为石砌明渠,污雨水管网才逐步实现管道排放。敖志刚说:“现在新、老城区的雨水分别向东通过19公里干渠和32公里干渠排进辽河,从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水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后才可以进入辽河。”目前,我市排水管线总长已经达到650公里,8座污水提升泵站24小时运转,为城市污雨水顺利排放“保驾护航”。

脚步行至新城区,又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辽河公园里有人在畅游花海,有人在沿岸骑行。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凉之地。90年代末期,西辽河由于多年干涸无水,河堤沿线缺少植被覆盖,整个河床弥漫在一片沙尘中。为给人们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2010年,市委、市政府启动了西辽河生态保护和园林建设工程,投资2.7亿元兴建辽河公园。这个总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的“城中花园”种植植物100余种,绿地面积135公顷,绿地率81%,绿地覆盖率达85%。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不但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和娱乐的首选之地,它的出现也见证了通辽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实施了包括辽河公园三期在内的36项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工程,投资概算4.6亿元,累计栽植乔木22.7万株,灌木9.4万株,花卉191.7万株,绿篱22141平方米,草坪10350平方米。截至2015年末,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43.1%,绿化覆盖率达45.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0.8平方米。城在园中,园在林中,人在景中,这样的规划布局不但提升了整座城市的品位,更带给人们真正的生活舒适感。

完善城建 撬动经济

城市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启动点,更是扩内需与惠民生的最佳结合点。一直以来,我市坚持以交通、环保、热力、电力、通讯、住房和公共设施等为重点全面展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从而达到带动经济发展、造福广大群众的目的。

“争先跨越发展”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对通辽的最新定位,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东北振兴等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市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如今,我市已形成北部铝产业新材料和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中部自主创新、现代商贸物流高端产业集群,南部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和发展绿色经济产业集群,有色金属加工、玉米生物技术、农畜产品加工、现代蒙药和生物制药、战略新兴产业和文化旅游等已发展成为我市的比较优势产业。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促进“五化”协同和“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重点产业,壮大产业集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2016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49.4亿元,经济总量连续8年稳居全区第四位、蒙东第一位,在东北37个地级城市中排名第8位,体量优势不断扩大。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6年,我市新签约投资千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86个,总签约额1649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6%,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75.5亿元,增长14.5%,随招商引资而来的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体制和人才提升了我市经济发展的“续航”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70年来,一代又一代草原儿女为建设通辽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如今,根植在人们心中发展通辽的信念也更加坚定。在70年的年轮之上,这座城市已经准备好去书写又一个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SU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