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郭雨桥: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

郭雨桥在采访养驯鹿的蒙古人时留影(资料图片)

郭雨桥与著名作家冯骥才(资料图片)

郭雨桥骑马下牧区(资料图片)   

有人说,郭雨桥身上有一股子韧劲儿,也有一股子侠气。就是凭着这股韧劲儿和侠气,他在年过六旬时立下了“走遍蒙古人聚集地”的誓言。为了践行自己的这个誓言,他背着重重的行囊,至今已经只身奔走了13万多公里。每次奔走一段时间后,郭雨桥都会停下匆忙的脚步,去整理自己的收获。而他整理出来的这些收获,很多都是已经在草原上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遗产。

立誓走遍蒙古人聚集地

郭雨桥本名郭永明,雨桥是其笔名,他是汉族人,却有一个蒙古族名字艾吉姆。郭雨桥曾在内蒙古文联民研会、作协工作,曾任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蒙古文翻译家,蒙古族文化学者。他的时间表里没有礼拜天和节假日,为了民族民间文化,甘愿耗尽全部心血。他的民族民间民俗专著多达24种。他的作品获全国奖项12次,省区奖12次。其中全国骏马奖1次(蒙译汉翻译奖)、全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次。自治区索龙嘎奖3次。1994年,自治区授予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郭雨桥出生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笔架山下蒙古族聚集区内的一个农民家庭。1968年,郭雨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鄂尔多斯报社从事食堂管理、采购等工作。一年以后,郭雨桥成为了该报社的一名正式记者。为了学好蒙古语,郭雨桥只身进入牧区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经过牧区特有的语言环境学习之后,郭雨桥的蒙古语水平直线上升,同时,他还掌握了许多关于蒙古族传统民俗民风方面的知识。1971年,郭雨桥被调到伊盟(现鄂尔多斯市)宣传部工作。在这工作期间,郭雨桥开始收集大量的鄂尔多斯民歌。后来,郭雨桥又被调到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工作,成为一名专业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草原特色和个人烙印。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主持中国民间文学3套集成内蒙古卷的编撰工作,上世纪90年代开始系统钻研蒙古族民俗,并翻译内蒙古实力派作家的作品在全国报刊发表。2000年开始,已经年过六旬的郭雨桥开始踏上了“走遍蒙古人聚集地”之旅。他以走遍蒙古人聚居地为最终目的,想用文字、照片、图像的形式,完成两个系列。一个是文学系列,写亲身经历蒙古人聚居地文化、地理、历史遗迹的所见所闻所感,给后人留下蒙古人生活最本真的东西。另一个是文化系列,是对其走过的所有蒙古部族的衣食住行、古老工艺的制作、节日礼仪等进行全方位的采录。

漫漫行程中,郭雨桥只身自费到我国7省区、蒙古国全境和卡尔梅克、布里亚特等蒙古族聚居地区和国家,进行民俗和文化考察。他总是左手拉一个带轮的皮箱,右手拉一个行李车,车上捆着一个衣服包、一个杂物包、一个三脚架,背上背着一个伞兵包,包里是怕压怕震的摄像机与照相机。他就是以这样一个孤独苦行者的形象,定格在蒙古人的记忆中。

只身苦行13万公里

今年4月19日,记者在郭雨桥家中采访他时,他仍然在整理自己远行回来的收获。他说,他的“走遍蒙古人聚集地”计划已经基本走完,至今已经背着重重的行囊,只身一人奔走了13万多公里。这一行程相当于绕地球3圈。

在蒙古国,郭雨桥的采风行程很艰辛,经常夜宿野外。他用4个多月的时间,走完了蒙古国的21个省,对该国境内方方面面的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细致的考察。郭雨桥对蒙古人聚集地的采访,是全方位、立体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地理环境、历史变迁等诸多方面无不涉猎,采访所需的记录、照相、摄像、翻译也都由他一人承担。

郭雨桥认为,蒙古草原上的许多民俗和工艺,许多都找不到详细的文字记载,但它在民间的传承中却没受到过多的冲击,几乎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了。比如蒙古人使用的皮壶,不漏不坏,能用一辈子。它有13道工序,制作工艺复杂。光缝合就有两层,里面的一层,是把大畜的筋在木碓里捣成糊状后,用抽出的线缝制的。外面的一层,是用驼毛捻的线缝的。因为这些活性物质能随着液体的出入膨胀收缩。渗漏的问题解决后,又通过定型和21天的烟熏,把皮物装水后容易变形和撑大的问题也解决了。目前还没有哪一个民族对畜产品的了解和运用,能达到蒙古族这么科学和精深的程度。蒙古人的器物用具,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乍看简单,做起来却难度挺大,功夫很深。

郭雨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泉县采风时,有位叫达西加甫的牧民特意为郭雨桥准备了一只呼呼日皮壶(土尔扈特蒙古族称为库呼日皮壶)。呼呼日皮壶早在《蒙古秘史》中就有所记载:者勒篾为救成吉思汗到泰亦兀惕部落偷酸奶,就用这种皮壶盛装。但是这种皮壶后来失传了,这次郭雨桥从土尔扈特蒙古族寻到并采访到了这种皮壶的制作工序。

出版多部著作

郭雨桥每一次考察回来,都要闭门整理资料,继而将他只身到各地观察思考的结晶集结成一部又一部厚重的著作。

2007年8月,郭雨桥撰写的《蒙古通》一书出版。这是一部用通俗流畅的笔触,系统展示蒙古族生活习俗的文化读物。内容包括族源、诞辰、婚礼、葬礼、节日、信仰、居住、饮食、服饰、畜牧、狩猎、交通12个方面。涵盖了我国内蒙古、新疆以及蒙古国大部分蒙古族聚居地区,是迄今为止较为详备的中文蒙古风俗实录。作品融文学性、资料性、趣味性为一体,是一部了解蒙古族民间文化的百科全书,对于普查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7月,郭雨桥的又一部力作——《成吉思汗祭祀全书》出版,该书第一次以通俗的笔调、图文并茂的方式揭开了成吉思汗陵祭祀的神秘面纱。成吉思汗逝世近800年来,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上的达尔扈特人一直守护着成吉思汗陵,至今依然保存着一整套内容丰富、形式纷繁、内涵深奥的祭祀文化。数百年来,达尔扈特人对这套规范的祭祀秘籍都是父传子受,概不外宣。然而郭雨桥却凭借自己蒙汉兼通的优势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多次参加成吉思汗陵祭祀活动,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访问了几十名达尔扈特老人,又经过反复考证和研究,终于写成了这部内容严谨的著作。

2010年9月,郭雨桥又出版了《细说蒙古包》一书。在外界看来,蒙古包只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帐篷式民居,可在郭雨桥笔下,这个简单的蒙古包却变成了一部30万字的大著作。郭雨桥在该书的绪论中说:“蒙古包是游牧生活土壤上的民居奇葩,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也是游牧民族与草场、牲畜的长期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中找到的最佳民居选择。蒙古包因游牧活动的产生而产生,也必然因游牧活动的结束而消亡。站在农耕文化的立场上,永远都不能理解它的要理妙道。”

如今,郭雨桥正在忙碌着撰写《蒙古服饰》系列丛书(五卷)。

冯骥才赞他为沉默的脊梁

郭雨桥抢救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事迹引起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的高度关注,他多次对媒体说:“内蒙古有位民间文化学者叫郭雨桥,多年来他个人的工资稿费全都为他的责任感付出了,他弃家不顾,终年在山野草场中踽踽独行。他不怕辛苦,但是要完成他的调查,迫切需要的是资金支持。”

2006年5月,郭雨桥荣获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提名奖。冯骥才在为郭雨桥等人颁奖时说:“他们是沉默的脊梁,是抢救文化遗产的英雄,他们用身体作围栏,保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2007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北京办事处文化项目官员专门接见了郭雨桥,对他抢救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行为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且还向郭雨桥介绍了国际上几个研究游牧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团体,建议他和这些团体联系,承担一些研究项目。

2015年1月5日,郭雨桥撰写的《细说蒙古包》一书荣获第10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这是全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项。 

今年3月,年过七旬的郭雨桥被评选为“感动内蒙古人物”。

当记者问及他为何要如此倔强地坚持“走遍蒙古人聚集地”时,郭雨桥说:“我虽然是个汉族人,可我的灵魂已经是蒙古人。当我把蒙古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像旅蒙商人那样想从草原赚取点什么时,蓦然回首,它却以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俘虏了我。我接受的是整整一个民族和辽阔的蒙古草原。我一闻到草香味就‘活’了,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注入我的生命之躯,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于是,我每时每刻都想在牧民家中坐一坐,在大自然中走一走,在历史遗址上想一想,为游牧文明吼一吼。”

[责任编辑: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