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额尔克哈什哈 今年过年回家“囧途”变“坦途”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回家过年是每个在外漂泊游子们共同的心声。然而2017年之前,每当临近春节时,对于阿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的游子来说,踏上回家路就如踏上“囧途”。随着2016年7月穿沙公路的全线贯通,漫漫黄沙中,一条黑色油路直通额尔克哈什哈,丁酉年春节,他们顺着坦途回家过年了!

高虎与亲戚朋友合影留念

有路了,牧区的春节也很热闹

夜幕下的油路

高虎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

过去:想回家但怕回家

大年三十上午九点,在开元商厦门口,刘宏业夫妇抱着孩子匆匆走进超市,准备购买年货后回家过年。刘宏业告诉记者:“外面再好,但始终不是家,只有回到啥什哈父母身边过年才踏实。现在油路通了,自己开车就能回去,很方便。”

以前回家时,他都四处打听有没有回去的顺车,宁愿与别人挤着回,也不敢自己开车走,因为练好“沙漠冲浪”技术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刘宏业总是眷恋着家,家中的父母也总牵挂着子女。不管归途再怎么遥远,只要有空就想着与父母团聚,尤其每逢新春佳节,更是年年重复着返家的路,只为了短短几日温暖相聚。可是,路途远,路难行,实在无力。刘宏业说:“不回家,想;回家,路难走,愁。这么多年我就是这样过的。”

同样是从额尔克哈什哈走出来的马蕊姐妹俩,因为行路难很少回家。据马蕊回忆,以前每次都是下了油路后进入沙石路,最后走到沙漠和“湖”,根本没有路,车辆走过碾压出一道明显的轮迹,就是所谓的自然路。就这样一路经历坑坑洼洼、弯弯曲曲、泥泞不堪,遇到沙子或泥陷车时还要推车挖车,应对各种艰难险阻,最终灰头土脸走到家,原本回家的欣喜心情早已大打折扣。“最主要的是车少运力不足,几乎每次都避免不了超载,感觉回家就是拿生命在做赌注。”马蕊说。

今年过年,马蕊和姐姐一家人相约回了父母家,一路都是康庄大道。“路修好了,我们回家不愁了,今年的春节格外快乐。”马蕊愉快地说。

现在:一天路缩短为两小时

大年三十下午五点左右,在巴彦浩特汽车站附近的一家酒店门口,刚刚贴上春联和福字的老板高虎,拉上了卷帘门,带着家人驾车驶向额尔克哈什哈。黑色的穿沙公路犹如一条纽带,此时他的心早已飞向了家。

高虎的家位于额尔克哈什哈乌日图霍勒嘎查,以前从巴彦浩特到家需从孪井滩或超格图呼热苏木一路绕行。300多公里的路要经过油路、水泥路、砂石路、土路和沙漠,最快也得6至7个小时才能到家,可以说路途远且难行。“每次回家形如打仗,尤其到了冬天,根本不敢在路上多停留,生怕耽误时间天黑前到不了家。”让高虎最难忘的是有一次开学季,他乘坐的一辆“顺六轮”车辗转绕行两天多才拉上所有的人,一路又遭遇几次抛锚,走了七八天才到学校,此时开学已经好几天了。

高虎边驾车边给孩子讲着自己小时候回家的经历,突然听到孩子惊喜地说:“爸爸,我看到那边有好多树,是不是已经到爷爷家了。”看着晚霞映照的家,他笑着点头说是。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父母家,此刻,距离出发时还不到两个小时。“真没想到如今我回家的路也能体会‘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高虎兴奋地说。

“多亏路修通了,否则我肯定又不能回家过年,因为酒店放假时间太短,都不够来回折腾的。”高虎说,今年不仅自己能回家过年,他还邀请了近50位亲朋好友到家中做客。“以前巴彦浩特时常有亲戚朋友吵吵着想去体验牧区生活,但路不好走,一直去不了。现在简直是轻而易举,随便开辆车就行。”高虎说。

感叹:油路改变我们的生活

大年初三中午,参加完了家族团拜,王那生载着年迈的姥姥及妹妹一家人从额尔克哈什哈返回巴彦浩特。行驶在穿沙公路上,他们一路欢声笑语,感受着沿途的大漠风光。多年未回家乡的姥姥泪眼婆娑地说:“这里变化可真大,我年轻时出行能坐个牛车都是了不得的事,后来有汽车就已经觉得神奇到天上去,想不到现在这黄沙上竟然修出平坦的油路。”

据王那生回忆,以前回趟家,几天前就要策划,最少也得提前一天做准备:检查车况、轮胎等,常用零件、吃的喝的、保暖用品等都准备齐全。甚至还得约个伴儿一路互相照应才有安全感,就怕万一车在路上出故障。尽管每次出发前都做好准备,早上四五点就出发,但有时天黑前都到不了家。“自从有了这条油路,可以说走就走,不用那样费神费力了。”王那生笑着说,有时候周五下班临时想回家,给父母打个电话,两个小时过一点刚好能到家吃饭,204公里全程都是油路,一点也不觉得累。

因为路好走了,他家今年过年与以往有所不同。大年三十,他的父母从额尔克哈什哈赶来巴彦浩特,参加家族团拜聚会。父亲王尚礼感激地说:“感谢这条穿沙公路,以往我们要顾及家里的牛羊,不敢轻易外出,每年都是我们一家自己过,甚至有时儿女不回来就只剩我们老俩口孤孤单单地过年。现在路况好了,路程也缩短了,出趟门方便轻松根本不耽误事。”

记者手记:跨时代的变化!

家乡,用心去量时近在眼前,用脚去量却远在“天边”,相信这是额尔克哈什哈游子们内心的真实写照。小时候同样生活在额尔克哈什哈的记者,深知他们曾经回家路的艰辛。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苏木稀有的几辆解放六轮车总爱坏,通常一修就是好几天。记者家因住在路边,自然成了“免费客栈”,尤其遇到过年过节时,好不容易送走几十甚至上百滞留几天准备回家的人,被子等物品还没收拾利落就又有人来了。这些不甚美好的记忆,却真实反映了那个时期路难行、车少、运力不足的时代背景。穿沙公路的开通,彻底激活了这里与外界的“血液流动”,相信家乡从此将走向蓬勃,再也不是封闭、落后的代名词,同时,也期待这条爷爷时常念叨的古驼道交通运输之地能早日再现辉煌。

[责任编辑: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