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内蒙古布局“十三五”旅游业发展 力争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300亿元

“在‘十三五’期间,自治区将依托自身优势,构建以‘一廊一脉’为引领,以四大片区为基底,以五大协同发展区作延伸,以十大基地为突破口,以‘四百’点线作支撑的点线面总体发展布局,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品牌,建设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推进我区从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跨越,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自治区旅游局局长魏国楠在2月8日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表示。

此次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目标为:把我区建成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方式由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将旅游业培育成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建设旅游强区和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不断做出新贡献。到2020年,力争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总量突破1.3亿人次(不含一日游),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3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跻身全国中游。

《规划》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内蒙古将按照旅游资源分布和区位特点,着力建设东北林草文化四季全生态旅游片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环京津冀草原风情旅游片区(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敕勒川现代草原文明旅游片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西北水沙胡杨秘境探险旅游片区(乌海市、阿拉善盟)。依托草原、森林、沙漠、冰雪、温泉、河湖、湿地、地质奇观、中俄蒙口岸、民俗历史文化等十大旅游资源,全面展示壮美内蒙古。

《规划》提出,合作共建五大协同发展区,包括蒙甘宁旅游协同发展区、蒙晋陕旅游协同发展区、京津冀蒙旅游协同发展区、黑吉辽蒙旅游协同发展区、满二跨境旅游协同发展区。以主要城市为依托,以核心旅游资源特色为引领,以品牌和重点景区为支撑,以特色线路串联,建设十大特色旅游基地。包括呼和浩特—包头旅游基地、呼伦贝尔旅游基地、兴安旅游基地、通辽旅游基地、赤峰旅游基地、锡林郭勒旅游基地、乌兰察布旅游基地、鄂尔多斯旅游基地、巴彦淖尔旅游基地、乌海—阿拉善旅游基地。

《规划》提出,着力建设“四百”点线支撑体系,包括培育100个品牌景区;打造100条精品线路;建设100个特色旅游小镇;创建100个国家和自治区级文明旅游示范村(嘎查)。

名词解释:

“一廊一脉”旅游格局中的“一廊”即依托横向交通大通道、303国道、G6高速公路等干线,东起满洲里,西至阿拉善,全程5000多公里,形成东西走向为主干,南北支线为补充的梳状旅游廊道。“一脉”即从福建武夷山出发,向北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六省到达内蒙古,形成以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阿拉善盟等地区为重点,经二连浩特、满洲里、满都拉等口岸到达蒙古国、俄罗斯,进而到达欧洲的“万里茶道”树状旅游脉络体系。

[责任编辑:贾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