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推进均衡发展 维护教育公平【组图】

QQ图片20161208101551

自己动手做科学小实验。

绘画特长班为孩子提供了成长平台。

绘画特长班为孩子提供了成长平台。

乒乓球活动室丰富课余生活。

乒乓球活动室丰富课余生活。

费111

特色围棋课帮助学生开发智力。

近年来,海勃湾区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创新,努力建设教育强区,全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

改善条件促均衡全面发展

海勃湾区近年来累计投资4亿余元,建设完善煤炭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蒙古族家居博物馆、赏石阁、青少年宫、文体中心等20多个大型文体场馆和5个城市书吧、33个文化演艺小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全区中小学生拓展实践和教育基地,全部免费向学生开放,为义教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07年以来,海勃湾区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塑胶操场实现了中小学全覆盖,风雨操场(体育场馆)覆盖率达 65%,教学设备全部配齐配足,信息化建设进入全新领域;新建九中运动场及附属工程、二小综合楼、五小文体综合楼、一小风雨操场、4 个冬季足球训练馆、依林小学塑胶操场等项目。      

2016年,海勃湾区政府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将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提高到小学每生每年666元,中学每生每年908 元;班主任津贴提高到每人每月 500 元,全部高于国家标准,教育经费得到进一步保障。

为了让孩子从小培养更好的审美观,海勃湾区推行校服改革,2015年选定第一小学和第四中学为试点学校,2016年又面向全区所有中小学全面铺开。推进德育工作特色化品牌化海勃湾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着力整合德育资源,精心搭建教育平台,不断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模式。

从 2012 年开始,海区连续五年举办德育工作现场会,展示学校德育工作亮点和特色,形成校校之间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海勃湾区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自 2012 年以来,全区所有中小学建立社团组织,每年举办各类德育特色活动,成为德育系列活动的重要基地,使学校德育工作逐渐形成特色,成为亮点和品牌。

海勃湾区把培育和 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主题活动相结合,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合格公民”课题研究,此课题为全市首例区域性课题研究项目,由教育局牵头申报主课题,各中小学选取其中一项内容进行子课题研究,实现了“以教育主管部门为引领,全面辐射各中小学”的模式。

同时,海勃湾区采用“1+ N”模式,不断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通过家长接待日、教师爱心家访、建立家长委员会等方式,利用社区图书室和文化活动场地,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法制、科技和心理素质教育,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联动育人的良好局面。

精心打造书法教育品牌

自 2008 年我市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城”以来,海勃湾区高度重视书法教育,先后荣获“全国写字教育示范区”、“全国硬笔书法名区”称号,市实验小学被授予“中国兰亭小学”、“全国书法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硬笔书法名校”,全区10 所中小学被授予“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海勃湾区第三小学被授予“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

近年来,海勃湾区将书法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校刊、家长学校等宣传写好汉字的意义,介绍书法常识、书法名家、名作,推广古今书法名家的练字经验,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书法教育氛围;通过挑选有书法特长的教师和面向高校、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逐步配齐配足书法教师,为书法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保证书法教育进课堂,做到有教师、有计划、有教材、有教案、有作业、有评价,杜绝书法课程流于形式;将书法教育纳入教学常规管理中,且每年安排 10 万元专项奖励基金,对本年度教育工作优秀学校进行奖励,督促、激励学校开展好书法教育。

加强心理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

为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和障碍,海勃湾区所有中小学均配有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室,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个别疏导和干预,促进孩子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纯净的心理环境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同时,组织全区心理健康教师赴北师大进行心理健康专项培训,并多次邀请专家进行沙盘培训,切实提高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鼓励全区所有中小学班主任参加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取得国家二级及以上心理健康资格证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目前,全区已有近 200 名教师取得心理健康资格证。

为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海勃湾区投资62万元,征订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传统文化教材近2万册,并要求学校循环使用教材。各中小学、幼儿园每周利用一课时,由专任教师对传统文化教材进行讲解;同时,邀请北师大专家对授课教师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有效保障了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质量。此外,各学校还以晨读、班会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常规教学中,并定期举办吟诵传统经典篇目为内容的比赛活动,让广大青少年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