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一事一议”助力赛罕区新农村建设

一提起村口那条干净整洁的道路,赛罕区巴彦镇圪老板村村民都会由衷地说,全靠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

什么是“一事一议”? 它和农村建设又有什么关系呢?

赛罕区财政局综改办主任苏瑞为记者揭开了谜底。原来,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嘎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方案》,采取以农牧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以充分发挥基层民主为动力,建立激励引导、农牧民筹资筹劳、社会力量捐助的嘎查村级公益事业投入的新机制,简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

记者了解到,2009年,赛罕区开始推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经过6年多的努力,运用点面结合方法,一方面抓奖补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制度规范,推动奖补政策面上覆盖,扩大奖补受益面;一方面抓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整村推进奖补项目建设。“两方面工作齐抓共管,从广度和深度推升奖补政策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效应,给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受到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欢迎。”苏瑞说。

严格管理赢得民心

如何把好政策落实好?为此,赛罕区成立了“一事一议”工作小组。

“一事一议”项目按照村申请,乡镇初审,区级终审的申请流程,由区农牧业局负责审核申报;财政局负责“一事一议”项目的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资金的使用管理;监察局、审计局负责监督检查。为保证公平选择奖补项目,赛罕区在项目工作申报前,按以“一次规划,分年实施,三年覆盖”的原则,建立奖补项目库,年度建设项目优先从项目库中选取;每年对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实施奖补,防止项目过小过多,保证项目单体建设投入30万元左右。

同时,“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质量由农民、行政、专业监督相结合;项目资金实行项目预决算、考核验收、绩效评价等制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

改善村民生活条件

“现在浇地又快又省钱。”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村民巴天祥告诉记者,根堡村土地平整、交通便利,有着种养殖的传统,但过去一直使用土渠灌溉,机电井也年久失修。2011年,“一事一议”项目在根堡村推行,村民提出改造衬渠,修建机电井,村两委在村民自筹资金30万元的基础上,又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30万元。修建了5眼机电井,4000米的节水防渗衬渠。“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根堡村两委班子对资金进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定期向村民公布资金和劳务的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的监督。”巴天祥说。

据了解,几年来,赛罕区围绕解决农民行路难、吃水难、浇地难等问题,奖补工作以村内道路、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建设为重点,投入了176个奖补项目,覆盖赛罕区四个涉农乡镇的52个村受益。同时,在建设项目安排上,赛罕区突出民生项目,优先安排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公益事业项目。

近年来,赛罕区财政逐年加大对“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投入力度,由2009年的493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4324.67万元。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鼓励村集体投入,引导农民按政策投资投劳,倡导社会各界捐助。几年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投入达12108.85万元,其中村集体、农民资金投入4069.43万元,占投入的33.6%,财政奖补资金8010.99万元,占投入的66.2%。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和集体广泛参与的村级公益事业投入机制。

惠及更多农村群众

苏瑞告诉记者,相比其他支农政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村级自治提供了更大空间,有效激活了基层创新活力,也深化了农村改革,成为农村农业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平台。

记者了解到,2009年—2015年,赛罕区共计完成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67个,覆盖全区6个乡镇96个行政村,累计惠及农户96882户、318209人。其中街道硬化项目72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114个,人畜安全饮水工程项目28个,环卫设施建设4个,村容村貌项目20个,生产生活设施2个,其他公益设施建设项目27个。项目总投资19495.55万元,其中参加“一事一议”筹资累计9.91万人,共计筹资980.95万元,筹劳9.33万个,投劳折资226.02万元,村集体出资5365.9万元,企业捐助49万元,财政奖补资金支出12873.68万元(其中本级支出4837.7万元)。

通过几年的实践,“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已经成为赛罕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的重要渠道,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