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青城故事:掰麻糖

女儿开着车,车里播放着《常回家看看》的歌曲,我坐在副驾驶座上,后头是老伴儿和小外孙。小外孙坐在安全座椅上,手舞足蹈,显得很兴奋,嘴里念叨着“回老姥姥家喽……”现在交通方便,女儿又有了私家车,因而,我们也常回土默特左旗老家看一看——更何况这次是我的老丈人略染小恙。从呼和浩特市区出发,走高速,也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丈母娘已经包好了饺子,再炒几个菜。打手机唤来小舅子喝酒,我盘腿坐在炕上,与小舅子对饮起来。这时,街头传来“买麻糖喽——”的吆喝声。老伴儿说要给小外孙买麻糖,急忙往出赶。紧赶慢赶,卖麻糖的已经走远,老伴儿因没有给小外孙买到麻糖而一脸的沮丧。

小舅子说:“想吃麻糖还愁,沙梁村就有做麻糖的人家。”听了小舅子的话,老伴儿收拾了饭摊,就唤女儿开车前往沙梁村给小外孙买麻糖去了。

沙梁村是邻村,距我们村五六公里的路程,不到半个钟头,老伴儿就给小外孙买回麻糖了,整整一纸箱。我说:“这也太奢侈了,买几根尝尝就可以了,买这多干啥?”老伴儿说:“一块钱一根,才买了二百块钱的,奢侈啥呀?带回家存着给娃慢慢吃!”我说:“吃麻糖对小孩的牙齿不好。”老伴儿说:“村里加工的,绿色食品,没问题!”我无话可说了。

小外孙吃开麻糖了,麻糖拉着丝儿从嘴里扯出来,糊的满脸都是。老伴儿问:“麻糖好吃不好吃?”小外孙边咀嚼边说:“姥姥买的麻糖真好吃!”一家人笑声朗朗。在一家人的朗朗笑声中,我的思绪被拉回到了半个世纪前——虽然50多年过去了,可当年掰麻糖的场景浮现在眼前,仍历历在目……

冬日里,街头传来“买麻糖喽——”的吆喝声。卖麻糖的是个小老头,头戴一顶破毡帽,手腕上挎一个竹篮,上面罩着一块旧白布,走街串巷吆喝着,帽檐处、胡子上已经挂满了霜。任凭他一个劲地吆喝,可让他停下脚步的人还是屈指可数。挨到午后,太阳略显暖了起来。小老头蜷缩在墙脚处暖起了阳阳。这时,过来几个人。一阵儿,又过来几个人,其中就有高叔叔,高叔叔还领着他家的儿子大义。人们围着站了下来。有人问:“麻糖多少钱一根?”小老头伸出了巴掌,意思是5分钱一根。问了,又没人张罗着买。这时,小老头看到了商机,做起了推销术,他让大家玩掰麻糖吧。于是,便有人开始附和、怂恿,要掰麻糖玩。

掰麻糖是一种赌输赢的玩法:两人各选一根麻糖,而后将麻糖一掰两截;掰开来的麻糖断面上会出现好多大小不等的窟窿眼儿。比窟窿眼儿大小:大者为赢家,小的为输家;输家出两根麻糖的钱,赢家白吃一根麻糖。

受到怂恿,李大爷便和高叔叔赌起了掰麻糖。李大爷手顺,高叔叔手背,赌了五次,李大爷四赢一输;李大爷花了一毛钱,高叔叔花了四毛钱。高叔叔是木匠,属于手艺人,算是村子里的有钱人,花四毛钱不是太在乎。高叔叔将赌输赢得来的四根麻糖全给他家儿子大义吃了。大义吃麻糖的时候故意馋我,惹得我只想流哈喇子。我下意识地摸摸口袋里的钢镚儿——那钢镚儿是2分钱的,2分钱小老头是不会卖给我一根麻糖的!高叔叔和他家儿子没有给我一截麻糖吃,这也怪不得他们,因为他们当时并不会料到十多年之后,我会成为他们的女婿和姐夫……文/李元岁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