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寻常女人的不寻常孝心寻常女人的不寻常孝心

魏美喂婆婆吃石榴

魏美喂婆婆吃石榴

魏美,一个普通女人,可她的躯体中却包含着太多的坚韧与感动。多年来,为了母亲和公婆,她牺牲掉太多,以致街坊邻居,同事朋友一提起她,都情不由己地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结婚时什么都没有,

但她很满足

魏美说,她和丈夫结婚的时候,只得到一块手表和六百块的衣裳钱,婚房是大伯哥空出来的一间逼仄的小房子。但是她非但毫不在乎,反而很满足,她说:“只要我们夫妻相爱,并且一直相守下去,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魏美的母亲也是相当开明,针对这件事情,她早对女儿说过:“孩子啊,不要在乎钱,钱是赚来的,难得的是遇到对的人。”

◆收入很少,还是要省 下来给父母公婆邮回去

婚后不久,魏美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

魏美说,当时,她跟着剧团到处演出,平均三天就换一个地方,往往两三个月回家一次,

也只能待上两天。

虽然忙碌,但收入很少。魏美说,她非常节俭,有时候甚至光吃馒头不吃菜,省下来的钱就给父母公婆邮回去。每次回家,都给公婆买一大堆吃的东西,帮助他们干一些家务。

◆为就近照顾,让他们住得很近

生了孩子以后,魏美没有再跟着剧团,而是处于到处找工作,到处打零工的状态。自己的生活已经比较困难,但她仍在自家附近租了房子,把母亲接过来住,供养母亲的一切开销。

魏美是家里面最小的孩子,她都已经成家立业,她的哥哥姐姐们当然也早有了自己的家庭,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待在农村,魏美心里一直都很不是滋味。

每天,魏美早早起来,先赶到母亲那里,把尿桶倒掉,收拾整齐,安顿着母亲吃过早点,再去上班。母亲年纪大了,晚上很少吃饭或者干脆不吃,但魏美晚上下班后仍然要去母亲家中,即便什么忙都帮不上,也要坐在那里陪着她说会儿话。然后,她赶到公公婆婆那里,给他们做好饭菜,安顿着他们吃过,这才回到自己家。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她忙碌得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

到了后来,三位老人年岁大了,对子女的依赖就更加强了,为了便于照顾,魏美干脆在公婆的楼上,为母亲租了一间房子,她和丈夫也搬了过来。

◆为让母亲心情舒畅,收拾得一尘不染

最先去的是母亲。

那时,母亲的身体虽然没有过于严重的机能障碍,但囿于年岁,自理能力终究是一天差过一天,到了后来,连走路都要靠“挪”。于是,魏美承担了老人的一切生活起居。老人一直非常干净,魏美为了让她心情舒畅,天天给她收拾,清洗,确保家中一尘不染。

一段时间之后,母亲去了,但魏美的心是安宁的。

◆常年伺候老人,她成了“大夫”

之后表现出异常的是公公。

最初,老人变得十分孩子气,由于魏美常年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对她十分依赖,每天约摸着她快要下班,就站在家门口等着,儿媳一回来,他高兴得不得了。儿媳在厨房做饭,他就站在旁边看。

魏美感到了不对劲,带着他到医院一查,老年痴呆症。

公公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吃饭的时候饭碗在远处,他不懂得将之端过来,而是伸着脖子费力地探,有时候他要小便,不去卫生间,而是“就地解决”。甚至连衣服都穿不了——他总是将上衣的两条袖子穿在腿上。魏美不得不在每天早起的时候,给他穿衣服。时间一长,这成了规律,有时候,公公早起一阵,也不穿衣服,而是等着魏美给他穿。

一天,魏美一没留神,公公跑出去了,不过一会儿,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她打开门一看,是附近的小姑娘,她对魏美说,老爷子摔倒了。魏美穿着拖鞋就奔了下去。只见公公趴在地上,满脸是血,正在痛苦地呻吟。魏美吓坏了,打车将公公送到医院。又赶忙给家人打电话,让他们送医药费来。老人出院后,魏美更加精心地照料,每天为他换药。

魏美告诉记者,由于常年伺候老人,日久成功,她也变成了大夫,换药不过是小意思,老人们的输液打针,她都亲自动手,现在,她的家中,还保留着输液的整套工具。

老人弥留前半个月,糊涂得谁都不认识,唯独认识魏美。

◆以后会经常看望女儿,出去旅游

魏美对记者说,她现在已经退休,本该是享福的时候,但为了照料婆婆,却只能每天待在家里。偶尔有朋友向她发出邀请:走吧,我们一起出去转转,魏美总是婉言谢绝。对于婆婆的胃口,她百般顺应。她说,如果婆婆想吃什么而自己并不会做,就千方百计地去学,或者到处去买。

婆婆经常感激地对儿媳说:人有好心,天“有感应,你以后肯定赖不了。”

对于这话,魏美十分认同,她说:“我当然赖不了,我当然会一天比一天好,首先,我的孩子很优秀、很孝顺,其次,这些年来,我的经济条件也逐渐宽裕,我的新家已经装修好八九年,但为了照顾老人,只能空在那里,在将老人送终之后,我要搬到那里去住,每个月和丈夫一起去看看外地工作的女儿,出去旅旅游什么的。”

[责任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