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锡林郭勒盟以绿色为引领设计发展大盘

2015年4月初,刚刚成立不久的全区首家生态保护机构——锡林郭勒盟生态保护委员会干了2件大事:叫停了2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扎拉格阿木铜多金属矿和巴彦宝力格煤矿。原因只有一个,生态红线就是高压线,在红线内坚决不能搞开发。

要知道,如果这2个项目达产,每年能为锡盟创4.7亿元的财政收入。对于发展中的锡林郭勒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但涉及到生态环境,锡盟毫不犹豫地舍去,只因生态良好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必须守住的底线!

也是在这一年,锡盟生态保护委员会将全盟85%国土面积划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为环保问题划定了坚决不能触碰的“高压线”,对一切可能影响到草原生态环境的事项斩钉截铁地说“不”。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项目建设、综合举措,“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锡林郭勒草原落地生根。

如今的锡林郭勒草原,与2010年相比,全盟草原植被盖度、高度、产草量分别提高3.96%、51.36%和53.22%,成效举世瞩目。但这对锡林郭勒人而言,还远远不够。步入“十三五”时期,锡盟决策者对发展思路再度做出调整,确立了“绿色”为重中之重的核心地位。那便是在发展中,更加凸显“绿色”,主攻现代畜牧业、清洁能源和文化旅游三大产业。

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必须要以美丽为前提。锡林郭勒决策者们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提出要建设国家重要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的新构思。“要实现煤走空中,电送全中国。也就是说,以保护草原生态为前提的清洁能源输出以及配套装备制造业,将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业经济发展的方向。”锡盟盟委书记罗虎在说。

如今,锡盟主攻清洁能源的构思正在逐步实现。目前,锡盟至山东、锡盟至江苏的特高压输电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据悉,两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在锡盟境内总投资约2160亿元,建成后年消耗煤炭约6000万吨,可实现营业收入约950亿元、增加值约410亿元,预计上缴税金140亿元。

依托两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锡盟将严格控制煤炭开发规模,重点在精深加工、循环利用、上下游纵向整合上下功夫,到2020年全盟煤炭就地转化率达70%以上。

作为锡林郭勒草原的基础产业,畜牧业何去何从将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事实证明,在市场和自然双重规律面前,数量扩张型的传统畜牧业已走到穷途末路,转变才是唯一出路。在如何转变的问题面前,锡盟决策者们在考虑,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的牧人们也在实践中寻找着出路。

早在14年前,牧民致富带头人廷·巴特尔就提出了著名的“蹄子论”,走出了一条适合牧区的专业化养殖良种牛的致富路。如今,廷·巴特尔的成功实践为锡盟决策者的顶层设计提供了依据。在经过2年羊肉价格持续下跌的困境后,锡盟于今年下定决心,全面实施“减羊增牛”战略。

这一减一增之间蕴含的是锡盟的新理念。即通过合理控制羊的饲养规模,提高个体产出效益的同时,大力发展优质良种肉牛产业,推动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国家级生态高端畜产品之都,达到牧民收入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锡盟农牧业局副局长图门额介绍,“减羊增牛”并不是说舍弃了羊,而是通过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合理压减羊的头数,加大品牌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立足“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察哈尔羊”等地方优良品种优势,打造“锡林郭勒羊肉”品牌,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在增牛方面,该盟将大力引进安格斯、西门塔尔等优质良种肉牛,实现现代化畜牧业经营模式,到2020年全盟优质良种肉牛存栏达300万头以上。

转变的背后,是锡林郭勒草原淘汰过剩产能、实现以“绿色”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念与决心。正如罗虎在所说:通过一段时期努力,畜牧业由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工业由单一、粗放资源型向清洁、环保的新型工业转变;依托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富民产业、支柱产业。一个富裕、文明、美丽、幸福的锡林郭勒正在大步向我们走来!

[责任编辑: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