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颐和园藏慈禧“老佛爷”御用汽车

图:颐和园珍藏的慈禧汽车

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颐和园,是中国封建王朝修建的最后一座皇家园林。园中现存三千五百间各式古建和四万多件清宫传世藏品,一九九八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最后一任园主人—晚清慈禧皇太后,在长达四十七年的统治生涯中,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颐和园内。在颐和园文昌院博物馆中,陈列着一辆老态龙钟的汽车,这是当年慈禧太后的专属坐驾。这辆进入清宫的外国汽车,也像慈禧“老佛爷”一样,为颐和园留下许多历史之谜。翟小菊 文/图

汽车在近代中国是舶来品。慈禧“老佛爷”的御用汽车也不例外,而且是一辆尚未完全脱离马车原形的很时髦的洋物品。这辆已有百岁高龄的古典汽车,有着黑色木质敞开式带有顶篷的车厢,黄色木质的车轮和辐条,铜质的车灯,四个可以充气的橡胶轮胎。车厢内前低后高两排座椅,车座下巧妙装置着三汽缸四马力后置式汽油发动机,由旁边的两档齿轮变速器,以链条传递给后轴产生驱动力,据说最高时速可达十几公里。从车型看,与现代汽车长相相差甚远,但其发动机、转向和传动系统以及驱动原理,已与今日汽车非常接近。这辆洋汽车是怎样进入清宫并成为慈禧太后的御驾?它又出自哪个国家?由于缺少档案依据,至今还是一个谜。

慈禧汽车身世来历

根据清代笔记,颐和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展出这辆车时,说明牌表示是清朝重臣袁世凯贡献给慈禧的寿礼。此说赢得大多数人同意,但袁世凯怎样得到这辆车,又是何年成为慈禧的座驾,业界还有很大分歧。近几年,社会上流传一张一九四五年驻华美军参观颐和园时拍摄的照片,在照片中汽车的顶棚前方悬挂着简陋的说明牌,上书“前清光绪二十九年两广总督德寿呈进”。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年)是颐和园经历过八国联军的劫掠破坏,慈禧花费巨资修復后的第二年;德寿,清朝重要的封疆大吏,光绪年间历任贵州、湖南、江西、江苏、广东巡抚,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九年(一八九九至一九〇三年)三次代理两广总督。以德寿显赫的地位,在慈禧从西安回銮后推行崇洋媚外外交的年代,进献给慈禧外国汽车是完全有可能的。只是,牌示的出处还需要历史流传档案的查证。

上世纪七十年代,笔者曾访问清朝皇族金恆贵,民国时期他曾负责管理颐和园的文物。据他说这辆车是一八九七年进入颐和园的。但是怎样进入的已无从查证。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接待了德国奔驰(香港称平治)汽车公司的三位工程师(其中一位名叫柯尔特.丹尼尔斯)前来颐和园考察,确认这辆汽车是奔驰公司第二代车型。并提出以十辆最新的德国奔驰轿车把这辆老古董换回去。颐和园没有应允,因为这辆车已经成为国宝,它的价值是不能用金钱和任何物质来交易的。当时根据德国专家的确认,颐和园展出汽车的说明牌上写下了:“慈禧太后的座驾,平治汽车的第二代产品”。

德国工程师还留下了厚厚的汽车资料,这些资料记录了德国平治汽车从一八八六到一九六一年的所有车型。笔者将其中相关的汽车图片,与慈禧的汽车进行了比对:一八八六年奔驰的第一代汽车,从其木质车轮及前高后低的座椅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马车的影子。这说明早期的汽车外形设计,很大程度上受到马车的影响:一八九三年的平治汽车,已由木质轮胎发展成可以充气的轮胎,发动机在座位下,尤其是车头和车灯的设计,与慈禧的汽车非常相近:一八九七年的平治汽车,整体车型与慈禧的汽车基本一致。难能可贵的是,在一八九七年的奔驰(平治)汽车图片上有英文说明“Darmler belt-driven car Victoria 1897”(戴姆勒 皮带驱动汽车 维多利亚 一八九七)。

戴姆勒是平治汽车的始祖,以设计和制造发动机起家。一八七二年,戴姆勒设计出四冲程发动机。一八八三年,又成功研製出使用汽油的发动机。一八八六年,戴姆勒把这种发动机安装在他为妻子四十三岁生日而购买的马车上,创造了第一辆戴姆勒汽车。可以说,这种外观具有马车特徵的汽车是戴姆勒的专利。

维多利亚是英国的女王,也是统治英国时间最长的君主,英国历史记载:一八八七年和一八九七年,英国举行过隆重大典,庆祝女王登基五十周年和六十周年。笔者推测这辆车是戴姆勒公司专门为英国女王一八九七年的大典订製的。无独有偶,慈禧是中国的“女皇”,颐和园是慈禧为自己建造的安乐窝。当年,清朝乾隆皇帝为给母亲祝六十大寿建造了清漪园,也就是颐和园的前身。慈禧执掌朝政后,要仿效乾隆皇帝为母祝寿的规制,在清漪园的废基上建造颐和园,并在园中庆祝她的六十寿辰。但是,天不随人愿,一八九四年慈禧六十岁生日之年,中国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慈禧被迫取消了在颐和园的礼仪活动,寿庆大典挪至紫禁城宫中举行。

颐和园从一八八六年开始匆匆修建,至一八九四年草草收工,慈禧提前两年隆重操办在颐和园的寿庆活动花费了五百四十一万六千一百七十九两白银。一八九七年慈禧的六十三岁寿辰,完全按照六十大寿时的盛典准备,成为慈禧第一次和最隆重的一次在颐和园中举办寿庆。笔者推测:这辆汽车很可能是清朝大臣通过德国使馆,按照维多利亚女王的汽车样式,为慈禧祝寿专门订製的,它既有奔驰(平治)汽车尊贵的外形,又代表着“女皇”至高无上的权力。

慈禧汽车“血统”纷争

关于慈禧汽车的“血统”归属,社会上有一些争论,有人认为这辆车不是德国的平治汽车,而是一辆美国轿车,因为在车的一隻铁质脚蹬上,镂空铸造着英文“DURYEA”的字样,这是美国的查理森利和弗兰克兄弟俩设计制造的“图利亚”牌汽车的标誌。图利亚是美国第一家设计生产现代意义上汽车的公司。一八九三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创立,一八九八年公司倒闭,其后弟弟弗兰克又与他人合组新公司继续生产图利亚汽车,一九二四年公司被出售。从这一美国汽车的历史可以看到,“图利亚”牌汽车出现的时间很短,它的标誌为什么会出现在贵为“天子”的清朝慈禧太后的御用汽车上?慈禧的汽车是否是“图利亚”牌的?笔者查阅了一些史料并走访了相关的人士。

从一九四五年美军参观颐和园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展览中的慈禧汽车已经残破不堪,右前轮的轮胎已经快被割乾净,右后轮仅剩下轮毂,座椅面目全非,车上的车灯、脚踏杳无踪迹。新中国成立后,慈禧的汽车经过修復放在“水木自亲”殿展出。文化大革命中,汽车遭到了破坏,车上大部分零件被人拆卸。一九七六年,颐和园从事文物维修工作的陈文生师傅收集了残留的汽车零件,数次前往汽车研究所,查阅了大量汽车史料并修復汽车。据他回忆,当时汽车还存有两个原装脚蹬,而有“DURYEA”标誌的脚蹬是在废弃的零件堆中找到的,这个脚蹬与汽车连杆不相匹配,为了能安装在慈禧汽车上,当时请了颐和园小工厂的邱师傅在连杆原有孔洞的旁边又打下一个孔,用螺丝拧上固定。

为证实这一说法,笔者前去勘察了慈禧汽车,二个原配的脚蹬位于慈禧汽车的左侧后方,下大上小,形状和图案完全一致,为后排乘客座位而设。脚蹬铸造工艺细腻与连杆合为一体设计,脚蹬反面有铸铁十字承托不能拆卸,尤其是螺丝铆钉,钉帽呈方形与现代不同;后配的有“DURYEA”标誌的脚蹬位于慈禧汽车的右侧前方,为司机座位而设。连杆上新打的孔洞与“DURYEA”脚蹬的镂空处用螺丝简单的拧在一起,为了牢固下面垫了一个铁片固定。后配的螺丝上下出头,钉帽为六角形,与现代的螺丝相近。这个带有“DURYEA”标誌的脚蹬是怎样进入颐和园的不得而知,但它在慈禧汽车上明显的后配痕迹足以证明,它与这辆车的血统没有关系。

是否中国第一辆汽车

慈禧太后到底乘坐过这辆汽车没有,众说纷纭,兹不讨论。这辆汽车是否中国内地进口的第一辆汽车,历来也存在很多争议。有人认为“中国第一车”是一九〇一至一九〇二年进入上海的美国奥斯莫比尔牌汽车,也有人认为是一九〇一年进入中国的美国图利亚汽车。笔者以为,按照工业发展的规律,汽车从古至今,机械系统及各个部分会逐步走向完善,外形上也越来越现代化。美国的奥斯莫比尔牌汽车和图利亚汽车都没有实物遗存,我们将其汽车的影像与慈禧的汽车进行比对:“奥斯莫比尔”牌汽车从外形上看与慈禧的汽车相差甚远,汽车已经有了车头,发动机在车头里,车上两排座椅是平行的,比较接近于现代汽车;而慈禧的汽车没有车头,外形近似于马车,这辆车的发动机放在了车座底下,与现代汽车发动机放在车头部位相差甚远;汽车的两排座椅一高一低,还没完全脱离马车的痕迹,制造的历史明显的要早于奥斯莫比尔汽车。无论从车型还是进入的年代,都可以认定慈禧御用轿车,是中国内地进口较早的汽车,而慈禧太后可以说是清朝统治者的第一位追车族。

北京城最早的铁路修建在中南海到北海皇家园林里,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坐火车上下班;最早“电影院”在中南海仪鸾殿,因放电影酿成火灾,重建后就是怀仁堂,这是后话;后来北京城安装的第一部电话,也在溥仪时的皇宫里。近代风吹进古老中国,皇家恰恰得风气之先,这是外间知之甚少的。慈禧座驾也如此。

(作者为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研究员、颐和园学会秘长书)

[责任编辑: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