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不妨多几个卫绍钦

宋代的范正敏在《遯斋闲览》里说,太平兴国年间,江东有个和尚,请求朝廷修缮天台寺,“且言寺成,愿焚身以报”。宋太宗就命令太监卫绍钦督办这件事。在修缮寺院期间,卫绍钦跟和尚每天“笑语无间”,等到工程结束,卫绍钦便让人在院子里堆上柴草,喊那个和尚来“践诺”。和尚推托说要先面见皇上致谢,卫太监不许,“僧大怖,泣告,绍钦促令登薪”,火刚一烧起来,和尚想溜下来,“绍钦遣左右以杖抑按,焚之而退”。

对于这则故事,好多人都以为:卫绍钦的形象,前后判若两人,前面亲密无间,后来凶相毕露,表现了他的阴险、狡猾、残忍。而我却以为,他对于不讲信用者的“践诺”实行严厉的监督,何罪之有?对于卫绍钦的此类批判,不是对“和尚”这般的失信者的爱护,也起码是莫名其妙的宽恕。

倘如没有“卫绍钦”这样认真地监督,不践诺的“和尚”、扯大谎的家伙就会活得更轻松、自在,大家都抱着暂且相信、“姑妄观之”的游戏心情,人人都做沙漠里的鸵鸟,拒绝抬起脑袋环视本质和真相,不义、不平、不仁之事就会时时出现。

承诺要客观,要实事求是,谁也不得信口开河。有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承诺往往落空,应该“践诺”的时候,却连像说评书的“且听下回分解”的套话都没有。他们在折损公信力的同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无数事实证明,“焚身以报”之类的承诺,皆为糊弄上级或老百姓的权宜之计。闻利而动,舌如激箭,这类承诺对骗子与懒虫没有任何约束力,唯独碰上了认真的“卫绍钦”,才算倒霉,这样的监督“践诺”,才有了些人们赞许的腔调。

从媒体上看到有些地方的老百姓对离任官员“深情”挽留,表面上看,似乎颇含过去送“万民伞”“扯靴”的感人成分,仔细一了解,反倒是群众“一任承诺一任实现”政治诉求的表现,是他们对政策的延续、领导的承诺能否兑现的担忧。面对“践诺”的尴尬现状,我们确实很有必要启动相应的问责机制,让那些习惯于说大话、说空话的新“和尚”,尽早在烈火中“遂愿”。 (据《讽刺与幽默》)

[责任编辑:李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