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清帝退位 此人一句话保住了中国六个省

清朝末期,孙中山、黄兴等组成的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随着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声,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清帝退位诏书清帝溥仪的退位诏书是由江苏首富、状元张謇所拟定。在这份诏书里,张謇只写了“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袁世凯看后,想了一下,加了一句话,就是这一句话,让中国占据了法理的位置,保住了东三省、内蒙(当时是整个蒙古,还包括着外蒙)、新疆和西藏六个省份。

句话加在了海宇乂安四字后面:“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因为不加这句话,按照孙中山等同盟会党人的宣言是要“驱除鞑虏”的,东三省是满族当年占有的土地,清帝退位回了东北一下子就会面临是否脱离中国的问题,同样蒙古、西藏、新疆三个省在明朝时也不是中国领土,因为满清的民族政策才加入到中国领土中,这时候还要“驱除鞑虏”它们是不是也会闹分裂?要知道,英国对西藏、沙俄对新疆和蒙古一直虎视眈眈小动作不断。

五族共和旗所以,袁世凯加了这么一句话,坚持五族共和,全国人民各族平等,基本就把这六个省的民心稳住了,民心一稳,领土基本就没有问题了。袁世凯虽然后来坚持称帝,沦为“窃国大盗”,但不可否认,他还是对中国做出了很多贡献的。另说一句,日本人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并没有同意签署,签的是《中日民四条约》,中国损失相较于原《二十一条》已尽可能减小到最低程度。

[责任编辑: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