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焦点】大学生为何频陷传销骗局

 

t01d94207922adf9a45

“传销组织会通过大量的谎言和利益的诱惑,给你编织一个美好的前景,让你掉入虚拟现实的情境。”有多年反传销经验、反传志愿者协会成员牛雄飞介绍,大多数被骗的人,都认为传销组织说的话是真实的,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洗脑。

黄敏是内蒙古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父亲在当地一所中学任校长多年,母亲也是教师。今年暑假,黄敏因为想找一份工作,就在同学的电话邀约下只身前往广西北海。

然而,黄敏的同学是传销组织的一员,想把黄敏发展成她的下线。到达广西北海后,组织里的老乡对黄敏热情招待,带领她一边游玩一边对她说编织好的“美丽的谎言”,很快得到了黄敏的信任。

在得知正式加入组织需要缴纳高达7万元的入门费时,初入社会的黄敏一下子犯了愁。这时,传销组织开始教她如何向家人撒谎要钱。

据黄先生回忆,在黄敏离家10多天后的某晚,他接到女儿的电话,声称要参加英语考试培训,为以后出国留学做准备,但需要缴纳7万元的培训费用。

黄先生认为这关系到女儿的前程,当即表示支持,很快就将7万元转了过去。一个多月后,大学老师给黄先生打来电话,说黄敏长时间没去学校报到和请假,学校要按辍学处理。

黄先生很快和黄敏取得联系,女儿向父亲解释人在长沙,培训还没结束。黄先生觉得事有蹊跷,连夜赶到长沙,却没见到女儿。再三询问后,才知道女儿身在广西北海。尽管他赶到当地并见到了女儿,但黄敏不愿意和父亲回来。

后来,黄先生夫妇和亲友连续3次到北海,才成功将女儿接回。但是,这时的黄敏已经变得脾气暴躁、六亲不认。束手无策之际,黄先生向反传销志愿者协会寻求帮助。

经过牛雄飞几个小时的劝导后,黄敏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并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商量如何解救自己的同学和自己拉去的下线。

牛雄飞说,黄敏的家庭因为这件事累计损失十几万元,女儿还荒废了学业,“传销给这个家庭带去的影响在短时期内很难平复”。

0341dd29-997b-4a41-9aed-9c1b9d9ab845

在牛雄飞看来,有的大学生尚未毕业就被骗去传销组织,一方面是因为传销组织抓住了这个年轻群体缺乏社会经验,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与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有关,容易被一夜暴富式的神话诱惑。

今年,牛雄飞接触到的陷入传销组织、需要劝导的大学生已超过20人。“4个被蒙骗的人中就有一个是大学生,比例确实有增高的态势”。

已有10年反传销经验、反传志愿者协会会长李旭经常走入大学作反传销宣讲。他发现,在校大学生普遍对“反传销”不感兴趣。

今年毕业季,李旭带领团队在两所高校作反传销讲座,学生的反应呈现两极化——有学生中途离场、玩手机、写作业、看书、睡觉,也有人听得很认真,会主动分享经历,咨询如何挽救亲人朋友。

“很多人觉得传销是小儿科的骗局,离自己也很遥远,但其实传销就在我们身边。”李旭回忆,今年年初,某高校的一位学生,在讲座结束时上前和团队成员热情握手,感谢他们救助了他的家人。

原来,这位学生的家人曾经陷入“资本运作”类传销后执迷不悟,家人苦劝无果。后来,反传销志愿者协会派出专家到对方家中和其进行了长时间的面对面交流,终让对方意识到自己被骗。

目前,传销的手法层出不穷,新型传销令人防不胜防。对此,李旭表示,大学生要首先提高自身防范意识。

“尤其是求职时,要注意甄别真假信息。”他建议,大学生在搜索招聘信息和投简历时,应尽量选择规模大、知名度高的招聘网站。其次,不要盲目相信网上的招聘信息,在投递简历和面试前,应仔细查看招聘公司的网站内容,通过当地工商部门网站查询有无此单位,再打公司座机确认,多方了解、核实情况。

此外,李旭还提醒,当进入实地应聘阶段时,大学生要学会随机应变——“如果不带你去公司而是直接去居民楼,一定要小心,很多传销窝点往往就在居民楼和城郊接合部的小平房里”。

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教研室主任皮艺军教授认为,目前有关部门对传销的打击力度不够大,“主要打击传销组织的头目,且判刑不重。有的团队人数多达几十万人,大多数属于受害者,很难一并进行处罚”。

据了解,目前我国对传销的打击主要由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部分组成,依据为禁止传销条例和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建议在立法上对传销违法犯罪行为相关规定进行修订,从治安到刑事“大小两头”明确对各层级传销人员的处罚标准。

“整个社会都应该重视起来。”皮艺军认为,应该动员起更多正向的力量帮助青少年远离传销,杜绝传销危害青年群体。

 

大学生反传销防护网亟待构筑

114480575

为大学生构筑起远离传销的防护网,关键还得在两个层面下功夫:一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财商,从根子上提升大学生们的防忽悠指数。二是加大依法打击力度,禁绝传销的生长土壤。

传销,世人称之为“经济邪教”。多位专家表示,近来传销组织已呈年轻化趋势。据媒体报道,在具体案例中,有的传销组织成员大多数是80后和90后,年龄最小的嫌疑人只有21岁。“传销组织会通过大量的谎言和利益的诱惑,给你编织一个美好的前景,让你掉入虚拟现实的情境。”有多年反传销经验的反传志愿者协会成员牛雄飞介绍。

年轻化、网络化、高智化——这是非法传销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呈现的新特点。

有人说,传销和直销,本就叫人“傻傻分不清”,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又如何火眼金睛?但事实上,《直销管理条例》中有关“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得招募下列人员为直销员”的第(三)条明确规定:“全日制在校学生”不得从事直销经营。其实,没毕业的大学生也好,待就业的大学生也罢,齐刷刷落入传销的圈套,也许并不只是对直销与传销的技术差别不甚了然,而是拒绝不了虚幻的利益诱惑罢了。

大学生对传销如此不设防,概括起来,大致三个原因:一是传销花样升级。经济在转型,骗术也在转身。卖产品、卖服务、卖概念的传销,已然披上了新经济的外衣。它们打着“虚拟经济”“P2P”等旗号,以民族产业等虚假价值诉求“加持”,在精神与物质层面,洗脑式编织着弥天大谎。二是人性贪惰欲念。大学生不谙世事,人性中好逸恶劳的偏好很容易被传销中的各色“鸡汤”所激活。三是经济下行压力大、就业难短期难以纾解。

大学生身陷传销的风险,不能轻佻归于“骗子遇到傻子”的游戏。法治逻辑上说,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他们,依然有权利要求社会捍卫其合法权益。值得肯定的是,各级部门也开始主动承担起这种责任:比如今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发布《关于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和骨干分子。同月,河北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打传办亦曾专门发布警示,提醒大学生们远离、抵制、拒绝传销。

不过,以上努力,虽则初心可嘉,却也多属于临时抱佛脚。为大学生构筑起远离传销的防护网,关键还得在两个层面下功夫:一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财商,从根子上提升大学生们的防忽悠能力。传销也好,“裸贷”也罢,说到底,都与财商领域的财富观、消费观、市场观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财商教育补齐短板,一夜暴富的白日梦才会早日醒来。二是加大依法打击力度,禁绝传销的生长土壤。这些年,少数城市沦为“传销之城”的事实,令法治蒙羞,亦令反传销受辱。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在立法上对传销违法犯罪行为相关规定进行修订,从治安到刑事“大小两头”明确对各层级传销人员的处罚标准。精准打击、严惩不贷,不仅仅是为了大学生净化生存环境。

传销之祸猛如虎。从学校到家庭、从教育到社会、从立法到执法,唯有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大学生们才会远离传销,而传销悲剧才会与校园远些、再远些。(邓海建)

(正北方网综合自《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