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奈保尔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出版

奈保尔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出版,中文版全集正式收官

奈保尔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出版,中文版全集正式收官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鲍勃·迪伦的获奖引来全世界一片哗然。批评者直言:“这简直是蔑视文学”。事实上,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后或多或少都会引发争议,真正能调众口、孚众望的大作家并不多见。在媒体行家心中,近五十年来,几乎没有争议乃至于反过来“荣耀诺奖”的诺奖得主,其一是西班牙语文学宗师马尔克斯,其二便是英语文学界难以逾越的高峰:V.S。奈保尔。

近日,新经典文化公司在北京举办奈保尔作品《抵达之谜》的中文版首发式。活动现场请来了三位嘉宾:梁鸿、徐则臣、止庵,他们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写作者,一个是非虚构写作领域的翘楚,一个是广受读者及评论界赞誉的小说家,一个则以学者身份闻名,他们以《抵达之谜》为源头,带领读者走入奈保尔独特的文学世界: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应该如何观察、如何写作、如何思考,才能创作出真正伟大又好看的作品?随着《抵达之谜》的问世,新经典文化宣布:当代文学大师奈保尔27部作品中文版全集正式收官。

奈保尔:独一无二、特立独行的英语文学宗师

V.S。奈保尔开拓了文学创作的新维度。没有作家像他一样,在虚构与非虚构写作之间游刃有余。也没有作家像他一样,作品联系着整个文明世界。在他的27部作品中,小说有14部,非虚构作品为13部,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他的写作横跨欧亚非,在纯粹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间自由游走。而这一切来自于他极为复杂的身份。

印度裔,出生在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小岛,接受英式教育,最后成为英国公民——这种身份的焦虑和心灵的飘零贯穿了奈保尔的整个人生。他在创作初期,以一种冷漠和几近刻薄的姿态去迎击这世界。无论是在闭门创作还是面对媒体时,他给人的印象始终是“不随和,不完美,也不怎么在乎有没有人喜欢”,他只为写作而生。他总是隔着距离审视着这个世界和生活在不同文明中的普通人。 

而《抵达之谜》是他回望自我、回归内心平静的一次书写,它让读者感受到奈保尔心中柔软、脆弱的一面。你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对普通花匠、油漆匠的同情和爱,甚至有时是羡慕。以及亲人离去带给他的巨大悲痛。在十多年的隐居生活中,他终于给自己的心灵和写作找到了一个栖身之所,创作出了他最好的几部作品。无论对他自己还是读者而言,都是一段缓慢的治愈过程。如果说,奈保尔的某些作品会让人畏惧,这本书则给了读者一个接近他、爱上他的理由。

中文版全集收官之作:为现代人找回宁静的心灵之书

远离家乡,漂泊多年,最终将抵达何处?答案为何成谜?世界急速流转,一切都在不断被拆除、重建,要去哪里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每一个疲惫不堪的现代人共同面对的困惑。也是《抵达之谜》试图回答的问题。

《抵达之谜》成书于1986年,此时奈保尔54岁,正值壮年,在文学上也小有成就,但长期艰辛的写作、工作和漂泊让他身心俱疲。在英格兰乡间田园,奈保尔远离尘嚣,回望过往,凝视身旁,用充满韵律的独到语言,写下了平凡生活中被忽视或遗忘的人和事,他写死亡和离去,写更迭的四季、盘旋的乌鸦、映衬在蓝天下的奶牛。《出版家周刊》评论这本书 “赤裸裸地展现了奈保尔生命中的孤独、脆弱、焦虑,以及敏锐细腻的感受,这是作为作家的他所拥有的资质,也是作为人的他所承受的负担”。更有许多读者和评论家称之为现代版的《瓦尔登湖》,是抚慰、治愈现代人心灵的一剂良药。

在与自我内心对视的同时,奈保尔也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着世界。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委员会特别赞扬《抵达之谜》:“就像一位人类学家在研究密林深处尚未被开发的一些原始部落那样,奈保尔造访了英国的本原世界。在看似短暂仓促、漫无边际的观察中,他描绘出了旧殖民地统治文化悄然崩溃和欧洲邻国默默衰亡的冷峻画卷。”

这是一部关乎自我与世界的心灵之书,是自传、小说,也是散文。它充满纯真,又洞悉一切。

从《抵达之谜》开启经典阅读之门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除了阅读古代经典,更应阅读同时代的大师。比如,以冷峻的洞察书写现实的奈保尔,以瑰丽的想象击打灵魂的马尔克斯,以细腻的情感凝练生活的门罗。然而,二十一世纪以来,这些大师似乎正变得越来越稀缺。出版方表示,挖掘和呈现那些经典的作家和作品正是新经典品牌立意所在。因此,借由奈保尔作品收官之际,在活动现场,出版方同时推出了一套经过严格筛选的名家经典套系——世界当代文学十大杰作,囊括了出版方近十年陆续出版的名家经典。这十部作品的全球总销量过亿,经过世界级文学奖项与全球读者口碑的双重验证。这套书系包括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艾丽丝·门罗《逃离》、巴勃罗·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V. S. 奈保尔《大河湾》、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乔纳森·弗兰岑《自由》、西格弗里德·伦茨《德语课》、远藤周作《沉默》、川端康成《雪国》。其出版旨在用最伟大又好看的经典文学来推动全民阅读。

《抵达之谜》  V.S.奈保尔著 蔡安洁 译   南海出版公司

《抵达之谜》  V.S.奈保尔著 蔡安洁 译   南海出版公司

内容介绍

诺奖得主奈保尔十年隐居笔记  

现代版《瓦尔登湖》

《抵达之谜》像《瓦尔登湖》一样,字字句句都如空气一般清透,同时又伸手可触。

——Goodreads

世界急速流转,一切都在不断被拆除、重建,每个生命都疲惫不堪,

去往何处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奈保尔赤裸裸地展现了他生命中的孤独、脆弱、焦虑,以及他敏锐细腻的感受,这是作为作家的他所拥有的资质,也是作为人的他所承受的负担。——《出版人周刊》

这是奈保尔的自传体小说。他远离尘嚣,栖居在英国的一座乡村庄园。回忆这段宁静单纯的岁月,他写下了平凡生活中被忽视或遗忘的人和事,他写死亡和离去,写更迭的四季、盘旋的乌鸦、映衬在蓝天下的奶牛。忧伤而优雅的记叙和深邃的所感所思融合在一起,意蕴无穷。如果说这位文坛大师的其他作品让你畏惧,那么《抵达之谜》会让你深深地爱上他。

我感觉时间在变。最初来到这里,时间是如童年时期那样被拉长的。第一个春天包含了太多清晰的东西:苔藓玫瑰、孤零零的蓝色鸢尾和我窗下的牡丹。我期待季节更迭,新的一年到来。接着记忆开始混杂,时光开始飞驰,岁月开始交叠,使我难以分辨回忆中的时间。我看到世界在流动,人的生命是一系列偶尔交织在一起的轮回。

作者简介

V.S。奈保尔(V.S.Naipaul):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50年代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开始出版文学作品。著有《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大河湾》《自由国度》《游击队员》《非洲的假面剧》和“印度三部曲”“美洲三部曲”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我只是一个观察者。我最有价值的一切都在我的书里。——V.S。奈保尔

编辑推荐

《抵达之谜》是奈保尔系列27本收官之作,被誉为现代版《瓦尔登湖》,文字优美至极:“字字句句如空气一般清透,同时又伸手可触。”《抵达之谜》赤裸裸地展现了奈保尔内心柔软脆弱的一面,很多对生命和死亡的深邃思考直抵人心,被媒体誉为奈保尔最无可挑剔的一本书,被读者称为奈保尔最耐读的作品。在遭受病痛和挫折、被“工作”压得身心俱疲的时候,奈保尔选择回归乡间、回归简朴宁静的田园生活。十多年里,他栖居在英国山谷里的一座庄园,每天在巨石阵周围散步,思考,观察农庄里的人和物,与自己与内心对话,感受季节更迭,时光的流逝,时代的变迁,感悟生命和轮回:生命和人才是真正的谜团,是灰暗和灿烂。

世界急速流转,一切都在不断被拆除、重建,每个生命都疲惫不堪,去往何处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也许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媒体评论

《抵达之谜》像《瓦尔登湖》一样,字字句句都如空气一般清透,同时又伸手可触。——Goodreads

奈保尔赤裸裸地展现了他生命中的孤独、脆弱、焦虑,以及他敏锐细腻的感受,这是作为作家的他所拥有的资质,也是作为人的他所承受的负担。——《出版人周刊》

奈保尔没有贬低生命,而是让生命变得高贵。——《观察家》

在代表作《抵达之谜》中,奈保尔造访英国的现实生活,有如人类学家研究丛林深处某个迄今为止无人探索的土著部落。——诺贝尔授奖辞。

令人心碎却又让人振奋:对抗毁灭的唯一良方是记忆,无论是梦想的毁灭还是现实的毁灭。——《时代周刊》

优美的文体……奈保尔没有贬低生命,而是让生命变得高贵。——《观察家》

奈保尔是一个能够激发读者跟随他穿越绝望之境的人……这本书就像一个电脑游戏,以一系列线索带领读者愈来愈接近和了解这个人、这个作家。鲜有回忆录能与之媲美。——《华盛顿新闻报》

奈保尔的作品《抵达之谜》,灌注了作家如此丰沛的感受——关于语言,关于叙述的可能性。——苏珊·桑塔格

一部文笔优雅的回忆录,一场细微锐利的自我认知之旅。——《华盛顿邮报》

[责任编辑:李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