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新时代的老匠人

王永红正在缝制皮衣。记者 孟和朝鲁 摄

画净线、压嵌条,缝合,滴胶水、按线缝,再拿锤子均匀敲击……

用文字描述皮衣的缝制过程可能非常简单,但缝纫机下的实际操作却要复杂得多。虽然是有32年经验的老皮革匠人了,王永红做起这一切仍然丝毫不敢懈怠,花白头发下的一双眼睛十分专注。

“皮子很贵的,不能糟蹋。”师傅对他说的第一句话,王永红记到现在。那时他刚刚16岁,患了骨髓炎,又造成股骨头坏死,落下残疾。总得寻个糊口的营生吧,他看中了皮衣缝制这门儿手艺。

集宁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特殊,早在宋元时期就设置春市场和集宁路,作为中原地区农耕制品与北方游牧民族皮毛制品进行交易加工的场所。上世纪80年代,“熊猫”牌皮衣享誉大江南北,当时半座城的人都在从事皮件加工。王永红坦言,当初的选择只是为了生活。他腿脚不灵便,这个活计适合他。可是在和皮子、锤子们的“耳鬓厮磨”中,他渐渐迷上了这一行。

“这是个细活儿!皮料和布料不一样,皮子有弹性,缝制时下力很重要,搞不好就会‘吃皮’,整件衣服就成了残次品。”王永红说,“对皮性的掌握全凭经验,这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干我们这一行,还讲究个‘走心’。不动脑筋,悟不出来,也成不了好师傅。”

王永红所在的翊尔派皮业有限公司最初只是个小作坊,2013年入驻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皮件产业园后,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免房租、贴息贷款等各类优惠政策和服务,迅速脱胎为业界有名的现代化皮件加工企业。

随着企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员工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特别是技术的革新,更让王永红这样的老师傅们感慨不已。“变化太大了!”王永红指着眼前的缝纫机说,“这是我使唤的第四代缝纫机。完全自动化,电脑控制。你们看,现在机器是开着的,可是一点也听不见噪音。第一代是脚踏机,声音大,速度慢。后来有了专做皮衣的缝纫机,那算是第二代。第三代,脚踏机变成了电动机。以前做一件皮衣要用七八个小时,现在三四个小时就完成了。我们是计件工资,效率提高,收入自然就增加了。”

市场变幻,曾经辉煌一时的集宁皮业几度跌入低谷,人才流失严重,像王永红这样技艺精湛的老皮革匠人更是越来越少了。近几年,集宁区为做大做强皮件产业下了不少功夫,集宁国际皮革城的销量排到了全国第二。同时,政府和企业想方设法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为他们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种种努力,让集宁皮件协会理事、翊尔派皮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华看到了行业再度振兴的希望。“这是个好苗头!”他说。

记者点评

皮革行业一向被称作“永不没落的朝阳产业”,但据中国皮革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份,行业出口122.9亿美元,同比下降21.1%。这表明,皮革行业必须开启洗牌转型新模式。转型,不仅需要理念的引领、技术的突破,更需要技艺的传承。目前,乌兰察布市倾力打造一城(集宁国际皮革城)、一园(集宁皮件产业园)、一基地(察右后旗土牧尔台制革基地),不断深耕皮革产业的深度和广度。新的时代条件下,这一古老的行业正走上突围之路。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高雪芹 施佳丽 皇甫美鲜 孟和朝鲁 怀特乌勒斯)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