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守着山林把财生

——扎兰屯农民在保护生态中增加收入  

守着山林把财生

守着山林把财生

守着山林把财生

“今年天旱,榛子结的少,虫子多,价钱比往年还便宜,那也能卖七八千块钱……。”说起自家承包山场出产的榛子,成吉思汗镇朝阳岗村村民周玉学心里乐开了花。“守着家门口,生活也能越来越好,这以前不起眼的荒山,如今都成了聚宝盆。”一年仅卖榛子就能收入上万元,加上种地等收入,让老周鼓足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

然而,富裕起来的老周还不满足,从去年开始,他又和黑龙江林业科学院专家联系,用本地樟子松嫁接塔松,6年后开始结果,一棵塔松能活130年,一棵树平均一年能结100多个松塔,一个松塔可卖8-10元,一棵树结的果就能卖上千元,这对普通农民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荒山上栽植樟松,再用樟松嫁接塔松,虽然周期长,但效益却相当的好。目前老周的400多棵塔松已经嫁接成活,再过五年就开始结果。“棵棵都是摇钱树!”老周高兴地说。

和周玉学一样,在扎兰屯市,自从实行浅山区次生林作价归户管护后,依托退耕还林,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搞活林下经济,因承包荒山富裕起来的农民数不胜数。

在大河湾镇万亩沙果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曾经的荒山和退耕还林的坡耕地,如今已然成为呼伦贝尔最大的集中连片沙果基地,面积达到11200亩,种植沙果树42万株。据大河湾镇镇长张立国介绍,该基地沙果年产量可达7500吨,年产值600万元,通过种植经济林,真正实现了从“荒山”到“金山”的华丽转变。既打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绿化了荒山,也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找到了新门路。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百姓自己的钱袋子,现在的老百姓都有这样的觉悟。”卧牛河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邢玉文说。

在五星村的公路上,收购蘑菇的货车就停在山下,挎着筐卖蘑菇的人络绎不绝。邢玉文告诉记者,五星村的绿水青山漫山遍野都是宝,仅靠采蘑菇、榛子、蕨菜村民一家一年就能收入两三万元;依托良好的生态和优美的环境,村里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火了起来,村里现在有知名的农家乐7家,采摘园2家,垂钓园2家,村民靠着山林挣来大把的钱,全村有越野车、轿车、面包车上百辆,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2700元,村民生活富裕乐悠悠。

“我们要在发展林业产业的同时做好生态建设和保护,让群众在保护生态中增加收入。”近年来,扎兰屯市以生态建设为发展理念,在着力打造林业产业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对破坏生态环境、触碰生态底线的行为零容忍,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

[责任编辑:张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