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通辽市强化农村牧区消防安全 让千家万户远离火患

在奈曼旗八仙筒镇大树营子村,每户村民手中都有几张秸秆进村批条,这是该村管理秸秆的独特方法。2003年,该村实行“批条制”,限制秸秆进村数量。村民在哪块地拉走几车秸秆,必须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审批通过装车前,联防员还要检查确认。村民需在规定时间内运回秸秆,其余时间禁止私自运输。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种土办法逐渐被村民认可。三年来,该村未发生一起因秸秆燃烧引发的火灾。

大树营子村只是通辽市加强农村牧区消防安全工作的一个典型。近年来,通辽市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过程中不忘消防工作,整合资源,挖掘特色,通过改装消防车、安装水鹤、消防井以及推进秸秆转化等措施,从被动防灭到主动出击,实现了农牧区火灾起数“四连降”,农村牧区消防安全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农村牧区秸秆成堆连片、农牧民防火意识薄弱,每年因此发生的火灾居高不下。为加强秸秆利用管理,2012年,通辽市政府下发了《通辽市农村牧区秸秆利用管理办法的通知》,在农牧区秸秆转化利用上提出明确要求。经过几年的探索,如今已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链条。在转化利用方式上,科技含量更高的是利用秸秆发电。科区工业园区国能通辽生物质发电项目每年收购13万吨秸秆用于燃烧发电,每年可为周边农民增加收入2860万元。据统计,目前全市秸秆综合转化率达69%以上,降低了秸秆起火的概率。

通辽市地域广,人口多,消防官兵到达最偏远村镇需要2个多小时。针对部分地区火灾扑救力量薄弱、防火基础设施缺乏等现状,通辽市发展多种形式的专兼职消防队,建立微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点,实行网格化管理,农村牧区消防力量逐渐增强。目前,全市共招收事业编消防队员12名、合同制消防队员47名,招募义务消防队员57人,全市专职消防站建设经费累计达到3700余万元。目前投入执勤的乡镇政府专职消防站10座,今年年底前能够投入执勤的有5座,另外还计划建设5座,覆盖城乡的消防体系正在形成并不断加强。在完善各地微型消防站消防设施的基础上,各地群众也通过改装消防车、发明获得国家专利的室外消火栓、修建水鹤等措施增强农村牧区消防能力。

为强化宣传效果,各地消防宣传手法花样繁多。库伦旗成立双语宣传队、科尔沁区建立微信群、开发区利用电动车队走街串户宣传、奈曼旗开发手机APP……形式多样的防火宣传改变了广大农牧民随意堆放秸秆、随地丢弃烟头等生活陋习,有效遏制了农牧区火灾的发生。数据显示,过去3年,通辽市农村牧区防火工作成效明显,未发生火烧连营事故。

[责任编辑: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