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万众一心共筑双拥丰碑

“视军队如长城,把军人当亲人”。地方的支持,是部队建设的坚强后盾。在巴彦淖尔,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关爱部队官兵已成为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双拥宗旨,扎实而富有成效地推进双拥工作,把双拥模范城创建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宣传教育,健全机制,形成了创建合力。

如今,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双拥工作结出的累累硕果。

我市坚持把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对全市双拥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每年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进行述职,并召开党委议军、双拥领导小组联席会议12次,坚持开展“书记走边关”系列活动,帮助部队解决教育训练、战备执勤、科研试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资金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市拥军工作的基础。2011年至2015年底,我市累计投入的经费达2.1亿元,为驻军警部队划拨土地510亩;恢复运行了大桦背雷达站,投入9100万元修建45公里“拥军路”,投入940万元建成甘其毛都口岸边防检查站营房,并安装了监控系统。乌拉特后旗和乌拉特中旗两个边境旗共投入944万元,建设了边防公路,将通往戍边部队的道路打通并建成三级黑色柏油路;发动大型工矿企业参与国防基础设施建设,筹资500多万元把边防一线所有连队营房和哨所全部建成了一流营房、哨所。为支持边防哨所用电,电力企业增加投资500多万元,把线路延伸到边防哨所,彻底解决了边防哨所的用电题问题;为7个旗县区购置了登高平台消防车,7个旗县区人武部全部进行了改扩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我市每年都按时完成年度征兵任务,军队离休干部得到妥善安置,而且政治、生活、医疗待遇得到落实,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按政策全都接收安置,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另外,还开展了“爱心献功臣活动”,筹集资金330多万元,在苏木镇敬老院修建了光荣间35间,为60名身边无子女、生活较困难的老功臣和150多户重点解困对象解决了住房,并对90多户重点优抚对象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在编制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解决了22名随军家属和21名军转干部的随迁随调问题。市、旗县区随军家属就业率和社会保障率达75%。2644名城镇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偿金由原来退役士兵1.5万元,提高到3万元,转业士官由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5万元;解决官兵子女入托、择校238人……

每一个数字,每一项政策,都是我市有力支援部队全面建设的具体体现,表达的都是巴彦淖尔人民对驻地官兵的浓浓深情。

7月29日,从北京传来喜讯:我市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对我市干部群众、广大驻地官兵“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的最高褒奖。

巴彦淖尔有着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坚持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相结合,开展常规双拥工作与特色双拥工作,合力推动全市双拥工作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生动地谱写了党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时代双拥赞歌。

建设美丽巴彦淖尔 谱写拥政爱民新篇章

巴彦淖尔人民拥军爱国的热情,换来了部队官兵“视人民如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的真情回应——积极参与地方建设,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情洒第二故乡的奉献之歌。

悠悠拥军情,切切爱民心。近年来,驻军部队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军分区机关副团以上干部每人结对资助1名贫困学生,先后资助73名贫困生,捐资8.9 万元。61218部队与市歌舞剧院结对共建28年;市公安边防支队以“爱民固边”活动为载体,投资10.46万元、油料3.5吨,修建了长4.2公里、宽7米的“爱民路”,粉刷维修了嘎查会议室、村民活动室、固定警务室500平方米。市公安消防支队与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双拥共建办实事座谈会》《双拥共建启动仪式暨消防演练》《职业技术学校师生走进警营参观鉴学》等系列共建活动。在灭火和抢险救援活动中,消防部队出动车辆5348台次,出动警力2.8万余人次,抢救和疏散被困人员421人,保护和抢救财产价值8亿多元。驻市消防官兵累计看望孤寡老人809户,进行义务植树4万株,扩大绿化面积400亩,清扫街道157公里,捐款39万元。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部队官兵的身影。2012年6月,我市多地发生山洪,驻我市的部队官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动官兵714人次,连续奋战6昼夜,疏散和转移群众359人,装填土方1750余立方,封堵决口8个、67延长米……

尽管驻巴彦淖尔部队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巴彦淖尔驻地官兵拥政爱民的接力棒却代代相传,赢得了全市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广泛赞扬。

创新双拥工作模式 深度融合军地发展

长期以来,我市始终着眼于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这一目标,不断创新双拥工作模式,深度融合军地发展。

我市将每年7月10日至8月10日定为“双拥宣传月”, 临河区金川社区被市区两级双拥办命名为双拥社区,投入400万元在川井苏木建成了巴彦淖尔市军训教育基地,每年对河套学院和全市中学生进行军训。同时,还成立了巴彦淖尔市青年军校,把部队传统教育、军营文化和军事化管理引入校园管理之中;投入1000多万元,新建和改扩建了各类主题公园、国防教育展厅20多处,较好地发挥了再现历史、展示军威、教育群众、激励后人的重要作用。

市双拥办从1998年起坚持军地合署办公,且延续至今,财政每年拨付6万元工作经费,其余活动实行实报实销制,并在全市建成统一的双拥标志性建筑物和宣传橱窗,设立固定宣传牌864块,营造立体交叉式宣传氛围。同时,双拥办充分运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定期发布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用语。另外,市直各成员单位、驻临河各军警部队在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设置了双拥专栏……双拥工作运行机制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由于全市上下的重视,让双拥工作硕果累累。自2004年撤盟设市以来,我市已获得两次“自治区双拥模范城”称号,一次摘得“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

双拥工作永无止境。站在“全国双拥模范城”的历史起点上,全市上下将以积极的姿态、扎实的举措,促进军民更加团结、军地更加和谐,谱写双拥工作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