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乡贤文化】胡凤岗文学作品欣赏(十四)

作者简介

640901CVU4U

胡凤岗,笔名古月,男,1954年出生于河北省黄骅县常郭乡常郭村,大专文化,原任鄂前旗文化广电局总编,旗政协五、六届委员、七届常委。1973年参加工作。1985年8月被招聘到鄂前旗,历任旗广播站编辑、站长、旗广电局办公室主任、编播部主任、副总编、总编。先后获得“全盟优秀新闻工作者”、“全盟宣传战线先进个人”、“全市十佳记者”、“全国百佳明星作者”、“中华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等荣誉,2006年1月提前退休,并开始涉足学术研究,多篇论文参与研讨会并被收录论文集。 出版个人作品集《大漠之恋》一书。

报告文学:

如果说有一种精神,最高尚、最伟大,那就是奉献;如果说有一种情怀,最能感动人、最令人敬佩,那就是奉献的情怀。——题记

《责任·担当·奉献》

(四)奉  献

巴图那顺常说:“我这一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看似朴素的话语,却折射出哲学思辨的火花,其中的内涵足以让人久久回味无穷。他的原则和他人生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人都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担负起自己的义务,从而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实实在在的奉献。

阿日赖嘎查有100多户牧民,由于每个家庭情况不同,生产经验和经营能力高低不一,以及疾病、天灾、人祸等因素,致使牧民在致富的路上拉开了档次。“奔小康的路上我们不能丢下一个人”这是巴书记在嘎查支部会上做出的郑重承诺。他率先垂范,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扶着嘎查里的贫困户一路前行。

1991年,牧民康发得重病在宁夏盐池县住院看病,因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交不起住院费,巴书记及时送去2000元。

达愣太、敖腾根特特乎等3户家庭是嘎查当时最典型的贫困户,放牧没有羊,借钱没人给,生活无依无靠,巴书记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把自家的120只羊无偿分给他们,让他们繁殖滚动发展10年。

嘎查牧民宝劳因父母双亡,妻子离婚,生活没有着落流落街头,巴书记待他如父母,平时300元、500元的接济他,并帮助宝劳找到一份工作,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

牧民谢雪青家的房子被烧,一家人无处安身。巴图那顺一字千金:“请你们放心,只要有党支部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于是,从嘎查集体经济中拿出3000元,巴书记本人捐给2000元,书记又多次跑民政、跑包扶单位争取到8000元,帮助谢雪青盖起80平方米的新房。

阿腾敖其尔家因生活贫困,一家人一直在草棚里居住,一场大雨将草棚淋塌后,又是巴书记三番五次地跑旗、镇有关部门,争取到资金帮助盖起了60平方米的新房。

呼毕斯嘎拉家的70平方米的新房也是巴书记为他们争取的资金。说起巴书记,贫困户们都有道不完的情,报不完的恩。

巴书记心里时刻装着阿日赖的全体村民,哪家哪户的事他都放在心上。白天黑夜不分,有时候刚端起饭碗,遇事搁下就走,有时晚上刚睡下,一叫起来就走,下雨下雪无阻。为了牧民的安危,他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民兵实弹训练,一名女民兵将手榴弹拉开导火索后扔在了自己脚下,巴图那顺及时将其拽在坑内避免了一次危险;3名牧民打井时遇到危险,又是巴图那顺搭手相救,挽救了3个家庭;一个冬日的晚上,牧民阿拉腾草吉突发急病,生命垂危,家人来找巴书记,他踏着五寸厚的积雪骑着摩托车跑了30多里路去找大夫,因为着急天黑路滑,路上摔了一跤又一跤,险些把自己的命搭上。象这样半夜三更找大夫、送病人的事一年不知道要有多少次。

多年来,巴图那顺又多次冲进刀光剑影的家庭,平息家庭暴力,又劝和了多少频临破裂的家庭,连他自己都说不清。办实千家万户的大事,办好一家一户的小事,解决弱势群体的难事,这是巴书记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一桩桩、一件件为民实事,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家都对他心存敬意和感激。人们敬佩他,是因为他的人品!人们相信他,是因为他的真诚!人们感谢他,是因为他的奉献!

他说:“我不是干部,我是沾布,滴下水我要去抹,滴下油我要去沾,有了灰尘我要去擦,虽然辛苦劳累一辈子,但组织上给了我奖励和荣誉,百姓给了我信任和鼓励,我也觉得值啦”。“我是吃牧区饭长大的,是牧民的儿子,能给牧民解决困难是我的幸福。每解决一个困难,我就能舒坦好几天”,巴书记说的是心里话。

其实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有多大权,有多少钱,也不在于你干过什么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伟业。平凡人生也好,只要你担当了一份社会责任,就有价值意义。

巴图那顺无愧于百姓,但他深感自己愧对妻子,愧对自己的“小家”。爱妻20年省吃俭用、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用于儿子结婚用的15万积蓄被他“盗”空,投入了土地开发,血本无归;妻子坐月子时债主上门催债,又怕又气的她落下了终身病根,每当提及此事老巴仍潸然泪下、伤感内疚;儿子大学毕业后,如果他出去找找人也许儿子工作问题就解决了,甚至有领导提出要帮忙,他却没有去理会。多年来他把大家和自己的小家混为一体,不,实际上他多年来一直是把自己家的全部重担交给了妻子,而他却一肩挑起了嘎查这个大家。

面对无休止的纠缠、围攻,面对没白没夜的劳累,面对妻儿的抱怨与泪水,他也曾有过犹豫、有过退却的念头,然而,让嘎查改变面貌、让牧民致富的坚强信念是他的精神支柱,也正是这股力量,才使他带领嘎查奇迹般地走出了困境,奔上了小康之路。

家乡草原的灵性赋予了他聪明和才智,蒙古族文化的深厚积淀孕育了他温厚豁达、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性格。“听党的话跟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只有默默无闻的工作;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的表现。巴图那顺怀抱着这样的座右铭,踏踏实实地走过了他40年的村官生涯。

和巴书记搭班子共事15的嘎查长孟克吉日嘎拉语重心长地说:“巴书记,你知道我佩服你什么吗?你身上有一种精神,你扎根在这地方,自觉地承担起一种责任。这种责任,让你去思考、去寻求、去实践、去敢于面对一切。我更佩服你对老百姓的感情、对嘎查的感情,你把这里的老百姓全当成自己的亲人,心疼他们。为此,你甘于贫寒,你省吃俭用甚至抠门,可哪位老人病了,哪个小孩上不起学,哪家生活困难了,你掏钱,你带头捐。你是怎么为这方百姓为这地方操着心,我一件一件在这里记着,在这里刻着呢”。 孟克吉日嘎拉用手戳着自己的胸口。

昂素镇党委书记张布仁说:“巴图那顺他就是一面旗帜,他更是一面镜子。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对党的光明磊落、赤胆忠诚,对人民的全心服务、无私奉献”。

58年的人生,弹指一挥间。责任,如一条红线,贯穿了巴图那顺的人生历程;责任,如主旋律,构成了巴图那顺人生的交响乐。巴图那顺曾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多种荣誉。这是党和人民对巴图那顺履行自己职责的客观评价。

纵观老巴的工作经历,可以看出他一直在乡村基层领导岗位上度过,看似岗位平凡,却为家乡的建设,造福一方百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这就是一位来自牧区基层的老书记、老党员两袖清风心系百姓的党员本色。他虽然官职卑微,却时时心系于民,用实际行动抒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气之歌,在群众心中树起了好公朴的光辉形象。    

(写于2014年7月)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