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电视剧《安居》 棚户区改造中的人生百味

8户人家,在100天时间里发生的8个故事,都与房子息息相关。9月20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安居》是一部展现人生百味的电视剧,它以棚户区改造为背景,从普通百姓的草根视角切入,将一个个感人又暖心的故事串联起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拆迁过程中棚户区的人间烟火与温暖情怀。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重头剧目,由李九红、傅民制片,赵冬苓、张云霄编剧,张永新导演,王志飞、傅晶、程煜、来喜、李晓峰、刘敏涛、方子哥、邬立朋等主演的《安居》走的是温暖现实主义路线。据张永新介绍,故事的创作灵感来自内蒙古包头北梁地区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发生的真实事件。

众所周知,棚户区改造既是现实问题又是历史问题,既是民生问题又是发展问题。包头北梁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棚户区,2013年以来,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该地区完成了5.36万户、10.9万人、430万平方米的房屋征拆工作。在棚改特别是征拆过程中,在干部与居民之间,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些有人文深度又有市井温度的故事,成为《安居》创作的原点。”张永新表示。

在组建创作团队后,赵冬苓带领团队多次赴北梁实地采访,掌握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并被当地的干部和群众深深打动。编剧团队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几经修改和研讨,终于完成了《安居》的剧本。“这样一个民生工程很难做到全景式的展现,我们尽可能用艺术的眼光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筛选和有机组合。”张云霄坦言,选择和浓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与家庭,是编剧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在张永新眼中,如今中国城市的发展进程日新月异,但几乎每个城市总有那么一两个“痛点”——就像包头既有繁华的钢铁大街,也有曾经破旧的北梁。“如何让这种‘痛’变成一种幸福、和谐,是我们这部剧的核心任务。”张永新说,“‘安居’两个字既是剧名,也是主题,它表达的不仅是安北梁之居,更是安天下之居。”拿到剧本后,张永新试图以一种可亲可感的创作方式,讲述一个干净、暖心、愉快的轻喜剧故事。“如果用美学风格来界定的话,《安居》应该是一部带有轻喜剧风格的正剧。”张永新说。

北梁棚改最打动张永新的,是一种深深的“情感”。“这只有来到北梁才能体会到。”张永新说, 《安居》中有大量外景场面,但曾经的北梁棚户如今已被拆除,摄制组只能选择在东河区二里半进行拍摄。“我们第一次去采风的时候,发现有祖孙三代挤住在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他们不知道摄制组的身份,还以为是来考察的干部。临走前,一个小姑娘拉住张永新的手,眼中含泪问道:“叔叔,我们什么时候能离开这儿?”从小姑娘期待的眼神中,张永新深刻体会到了“安居”的价值与意义。

在棚户区旧址,张永新看到一位老人抱着一只小狗,在瓦砾堆里走来走去。一个工作人员告诉张永新,这位老人原来就住这个棚户区,他现在已经安居在了新小区里,但每个星期还是要回到这里来,看一看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得知老人的经历后,张永新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受:“也许,这就是真情吧。”

后来,张永新去北梁新区采访,在那里他看到了一栋栋崭新的楼房,以及曾经的棚户居民们充满幸福的笑容。有位居民对他说:“从棚户搬到这里来,就像做梦一样!”这种不加掩饰的真挚情感,再次打动了张永新。他认为只要真实地描绘出这种动人的情感, 《安居》就成功了一半。“经历过困境和磨难之后,才更能彰显最本真的人性之光。”张永新说。

王志飞在剧中扮演动迁小组组长张家旗,他认为自己的角色是一个阳光向上、乐观又无拘无束的人。张家旗本来想图清闲,在即将辞职离开政府部门的当口,接到了动迁小组组长的任命。他想堂堂正正地离开,不想灰溜溜地走,于是就留在了这样一个岗位上。“心直口快、冲动任性、爱出风头的他,却在动迁中真实体会到了百姓的酸楚,用自己独特的工作艺术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王志飞表示。

对于王志飞而言,张家旗这个“小人物”其实并不好演:“一边是守着故土的平民百姓,一边是国家发展的政策需要,如何做好上传下达,让百姓真正实现安居梦,这真的要考验动迁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