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林西县设施农业:让农民从“靠天吃饭”走向“靠棚致富”

林西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以冷棚、暖棚为主的设施农业,让农民从“靠天吃饭”走向“靠棚致富”,为农民增收致富搭建了平台。

统部镇统部村村民李占海今年种植了三个蔬菜大棚,正是西红柿收获期,他和家人正在采摘柿子。李占海告诉我们,依托村里的双赢农机合作社,他今年扣了三个大棚种植西红柿,由合作社负责给育秧、技术指导和销售,自己不但省心还赚钱,说起种植大田庄稼和种大棚比,李占海给我们算了一笔精细账:“我大体算了一下,一亩地产8000斤左右,就12000块钱,这要比种大田要赚得多。去了人工开支一个棚最少得赚一万块钱左右吧,三个棚就三万块钱。如果种大田50亩地也赚不了三万块钱,大田种玉米一亩地玉米最好的算1200斤,去了开支就剩900块钱左右,就不如种大棚划算,我明年想再增加3个,准备收入再翻一番。”

在十二吐乡西山根村设施农业建设基地,村民耿国臣正在自家大棚里干活,冷棚建起来后,他准备种植三个大棚的蔬菜。耿国臣说,政府帮着把棚建起来了,自己就得好好经营,对于大棚的收入,他说效益能比种大田翻好几番:“春节前能种一茬黄瓜,黄瓜预计一个棚能收入四五千块钱,比每年种大田强多了,每年种大田一亩地种玉米也就是1000斤左右,纯收入也就弄个三四百块钱,基本不剩钱了,现在建这个棚挺好,三个棚如果都种的话,到春节最次能落个1万多块钱。”

而在西山根村,新规划建设的100栋冷棚、10栋暖棚也已经全部投入使用。西山根村党支部书记刘占林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我粗略地算了一下,搞设施农业120亩地的冷棚,一亩地比原来的水浇地顶15亩地,暖棚按照1亩地算账,水浇地一亩地种大田蔬菜最高收入1500块钱左右,一个暖棚一年最低收入在3万块钱左右。通过这两个项目带动,我们村人均收入能提高到2000块钱左右,这样人均收入能达到8000块钱。”

目前,林西县设施农业园小区已经发展到10个,设施农业总面积发展到8885亩,年产各类蔬菜瓜果36000吨,产值达1.03亿元,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农民人均增收2800元以上。

[责任编辑:孙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