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美在乡风美在文化美在环境

“乡风”,即乡村风俗,“文明”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状态。这两个词在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交织碰撞,绘制出一幅美丽和谐的新农村画卷。

为了实现“村容村貌整洁、户户硬路相通、主导产业聚集、垃圾集中处理、民主管理规范、文化生活丰富”的目标,葛根庙镇围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葛根庙镇党委书记李英坤说:“要让文明新风吹遍葛根庙镇的乡间田野,既要实现村容村貌整洁的‘外在美’,还要实现农牧民精神面貌改善、文明素养提升的‘内在美’”。

看见:宜居宜业的崭新家园

信步走在浩特营子嘎查,干净的街道、整齐的围墙、整洁的院落让人心旷神怡。将生活垃圾分类打包后,投进垃圾箱的村民包福成说:“现在嘎查环境变美了,大家的文明素质也提升了,乱扔垃圾的少了。”

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新农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葛根庙镇政府工作人员杨月蓉告诉记者,刚开始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时很多村民不理解为什么要费心、费事去处理“本该随手扔掉的垃圾”。后来,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入户宣传教育、确立奖惩机制、各嘎查村环境卫生评比等活动,使村民的观念发生了转变,爱护环境的意识逐渐形成。

白音花嘎查村民方吉祥编写了爱护环境、建设家园的诗词,引导村民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来;友谊嘎查村民刘燕把旧水缸、脸盆、轮胎等变废为宝、合理利用,将自家庭院设计成小花园;国光村老党员蒋广文建立了微信群,街坊邻居在微信群里互相监督各家各院的环境卫生……葛根庙镇各嘎查村村民积极维护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创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听见:文化惠民的幸福旋律

“再往左一点,好嘞!”在友谊嘎查文化活动室内,记者看到几位村民正在悬挂大家在乌兰浩特市首届格桑花摄影节上表演四胡合奏的照片。在文化活动室的墙上挂满了村民参加各类活动的照片和获得的奖状、锦旗等。

自葛根庙叙事民歌入选第三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葛根庙镇就高度重视叙事民歌的保护工作。友谊嘎查天骄农民艺术团已有团员近百人,“白天去种地、傍晚拉四胡”已成为友谊嘎查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嘎查为我们提供排练场地,给我们买乐器、买服装,农闲时还请专业老师给我们上课指导。我现在一天不拉四胡就手痒痒。”村民包宝全哈哈笑着说。

为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葛根庙镇加强嘎查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修建文化广场,在农牧民的家门口搭建起文化舞台。每当华灯初上,哈达那拉嘎查文化广场上都会响起悠扬的音乐,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扭秧歌、跳广场舞、做健身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村民的生活增添了光彩。

如今,各嘎查村的文化广场不仅成为村民娱乐、健身的好去处,也成为文化下乡、文艺比赛、宣传教育等活动的主阵地。各嘎查村的图书阅览室、就业指导室更是架起了农民致富的桥梁,成为村民学技能、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

遇见:淳朴向善的美丽乡人

在胡格吉勒嘎查,一家商店门口牌匾上的“诚信经营”四个大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了解,店主包玉红经营该商店十多年来,从不向未成年人售烟,每天坚持检查各类食品的保质期,提倡村民使用菜篮子而不是塑料袋。有一次,吉林省白城市游客杭玉刚不小心将钱包遗忘在柜台上,包玉红守着钱包等到晚上十点。失主急匆匆赶来看到钱包内分文未少,激动地连声道谢:“你是我见过的最美商家!”

凭着朴素认真、诚实守信的精神,包玉红得到了消费者的信任,自家商店也从18平方米扩建到500平方米。“大道理我也不会说,但我知道要多做好事,不能欺骗顾客。”包玉红说。

村民们向善的家风、民风浓缩成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小故事,传颂在葛根庙镇的各个角落。哈达那拉嘎查村民兰桂英23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阿古营子嘎查村民孙春生积极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火星村村民高森智挨家挨户义务宣传防范网络诈骗知识……

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只是葛根庙镇淳朴民风的一个缩影。该镇积极培育道德模范,开展“兴安好人”“葛根庙镇好儿媳”“葛根庙镇好邻居”“文明卫生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敬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如今,在葛根庙镇,文明向善的良好风尚逐渐形成,农牧民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文明乡风的吹拂下,葛根庙镇正焕发出新的光彩。

[责任编辑: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