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让农牧业产业化“牛”起来

王凤龙介绍母牛的繁育情况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力 摄

“这种黑色的牛就是我们正在繁育的新品种——安格斯牛,这种牛耐受性强,不容易生病,好养。如果这个品种能够全面推开的话,无论是种青储还是搞养殖,农牧民的收入肯定翻一倍还不止。”一改办公室初见时的拘束与腼腆,在牧场,见到牛的通辽市余粮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龙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刚开始也没想到能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只是当时我们整个余粮堡镇大都在养牛,加上有一个阶段牛价上涨,我们觉得是时候搞公司扩大经营了。”创业是艰难的,但对王凤龙来说,仿佛是一件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的事。

转变发生在2011年。王凤龙从源头做起,做基础母畜的繁育。几经考察与选择,他最终确定了繁育安格斯牛。

基础母畜繁育与育肥完全是不同的领域,他以前从未面对过。

“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吃掉整个产业链,我的想法是让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我只做这个链条里适合企业发展方向的事。”在刚开始繁育安格斯牛的时候,王凤龙找到蒙草集团的王昭明,两人商量共同成立了大草原生态产业联盟。蒙草集团负责提供优质饲草料,成了余粮畜业公司产业链的前端。目前,整个联盟形成了肉牛从繁育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优质资源的互补共赢,真正让整个链条上的农牧业产业化“牛”了起来。

从单打独斗到家族企业再到现代化管理,王凤龙的产业化之路真正变成了快车道。在余粮畜业公司的带动下,周边50公里内的养殖户,收入增长了近一倍。农牧民们学会了去主动适应市场,调整种养殖结构,更开始享受到了产业化带来的红利。

“要想真正实现长久发展就必须走产业化之路,就要把零散的力量集中起来。”这个想法不是王凤龙独有的,一路走来,我们发现,在广袤的科尔沁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个“余粮畜业”和像王凤龙一样的人。

记者点评

以市场为导向,以全面实现小康为目标,实施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近年来内蒙古推进农村牧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但农牧业产业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很大一部分农牧民受知识与抗风险能力不强的限制,不可能一步转化或者加入产业化队伍,还要靠许许多多像王凤龙这样的领军人物去实践、去探索,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去引领、去带动。借着即将召开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的强劲东风,相信我区的农牧业产业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责任编辑:杨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