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昭君散记

传承昭君文化 建设文明首府 

和昭君故里的缘分始于2008年的初春,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带上行囊坐上汽车从江城一路驶向千里之外的湖北兴山。汽车从平坦的江汉平原滑过,开始进入莽莽的大巴山脉,一路峰回路转,视野由宽变窄,两边的山势渐趋陡峭,汽车在这样的崖壁上爬行着,山一座接着一座,杜甫的诗句突然蹦入了脑海:“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荆门指的是这一带的荆门山,山势险峻;明妃就是指的王昭君了,昭君村在哪里?汽车驶进了兴山县,昭君村就在眼前了。

谁也没想到,首先让这个县兴起于群山之中的竟是一个女子!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想必首先得缘于这里的山水,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王昭君在这里生活了16年,“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山上云雾缭绕,山下溪水潺潺,堂前一口楠木井,屋后一片紫竹林。这是一个地方官绅的家庭,少女的昭君学习了一天的琴棋书画,去了山脚下的溪水嬉戏,据说“昭君恒于溪中浣纱,溪水尽香”(唐代张泌《妆楼记》),这条小溪便有了好听的名字——香溪。

香溪发源于西头的神农架,相传炎帝神农氏曾在那里搭架采药,故名神农架。香溪河的水从这里流出,打昭君村的脚下经过,在秭归流入浩浩荡荡的长江。就是这样一条不起眼的溪流,一头是我们的人文祖神农氏涉水而上,一头是三闾大夫屈原漫步行吟,而站在中间的就是低头浣纱的王昭君。

药香?手香?诗香?我在香溪河畔驻足良久,这里,暗香浮动。

一切在公元前36年的一天发生了变化,宫中选秀的消息传入父亲王穰的耳朵,选秀官一眼就看中了这个生长在香溪河畔的少女,美貌,纯朴。宋玉的《神女赋》就写过巫山有神女,“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美貌不过如此吧。在屈风楚韵中长大,有着不同于北方的气质,皇帝应该会喜欢吧。

16岁的昭君被选中了,她没想到,此行会去千里之外的长安!而且是天子的建章宫!

女子的命运往往在出嫁时发生了改变!

山里热闹了起来,能被宫里选中,那是天大的事情了,亲朋好友都赶来送行。昭君登上了小船,别了,父母亲人,别了,儿时朋友,别了,这十里山川,她不舍地回首望去,远处半山上缕缕的炊烟。这一别,从此就再没有回到家乡,现在的兴山县高阳镇妃台山上,还有一个昭君台,“乡人怜昭君,筑台望之”。这一望,已是两千年!

她的视线被层层宫墙阻挡了回来,是宫墙不是大山,宫里舒适但却寂寥,多少像她一样的宫女后辈子终老在这座深宫,她很想知道外面的世界,但目光所及却不会是塞外。

塞外的匈奴已经分裂,北匈奴依然强悍,南匈奴夹在中间是两面受敌,与大汉王朝抗衡150年的单于终于低下头来。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请求和亲。和亲在汉朝的历史上,昭君并不是第一个,自汉高祖送别宗室女,香车宝马走走停停。消息传下来了,昭君的心田起了一片涟漪,南边是她日思梦想的家乡,这里是她已然熟悉的宫苑,北方的寒风朔朔,这位来自楚地的山村少女,作出了一个影响一生的决定:主动请行。

秦地的持重大气,在昭君的临辞大会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元帝大惊,单于大悦。

19岁的昭君被选中了,她清楚地知道,此行会去千里之外的塞北!而且是匈奴的单于庭!

女子的命运再一次在出嫁时发生了改变!汉匈之间的政治博弈,不会因为一个女子而改变,但两个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却能因一个女人得到哺育。而文化融合带来的是长治久安。

寄托于汉匈和平久安的,竟也是一位女子!

的确,她一直没有回过家乡,死后安葬在草原上,两千年过去了,家乡的昭君台依在,草原的青冢依在。从兴山县的昭君台到呼和浩特市的青冢,现在只需要两天的时间。我在青冢前驻足良久,耳边又传来杜甫的诗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摘自《昭君文化丛书》)

[责任编辑:张涛]